第34章 文学少年的期末考试(第2/3页)

(I)求C的参数方程;

(II)设点D在C上,C在D处的切线与直线l:y=x+2垂直,根据(I)中你得到的参数方程,确定D的坐标。

程晓羽在答案栏写到: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蛩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又一题,设函数f(x)=|x+|+|x-a|(a>0)。

(I)证明:f(x)≥2;

(II)若f(3)<5,求a的取值范围。

程晓羽是这样回答的: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已知函数f(x)=,曲线在点(0,2)处的切线与轴交点的横坐标为-2.

(I)求a;

(II)证明:当时,曲线与直线只有一个交点。

程晓羽写下:

我从没有被谁知道,

所以也没有被谁忘记。

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

并不是我的目的。

遇见是两个人的事,

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

遇见只是一个开始,

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

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然后满满几张卷子上都是程晓羽华丽的钢笔字诗歌。在数字和文字的世界,这些美妙的诗歌仿佛替两者找到了和谐,这不是答案却胜似答案,至少,这些考题变成了美丽的画卷。

历史、政治、地理程晓羽都认真复习过,答的还算行,但两天的考试几乎榨干了程晓羽的精力,看着欢呼雀跃的少年同学们,程晓羽真希望这样单纯的快乐能够感染自己。

考试结束后陈浩然迫不及待的邀请程晓羽去灯火森林,程晓羽考虑半晌决定拉上夏纱沫和王鸥。四人一起朝灯火森林走去,寒假要开始了,程晓羽打算给他们的罪恶王冠乐团在多排几首歌曲,当然王鸥的任务是学会简单的吉他旋律。

陈浩然的哥哥陈景隆已经通过陈浩然邀请过几次程晓羽他们去灯火森林玩。因为学习任务实在太过繁重的原因,程晓羽一直没时间去,这次去也算是应个约。程晓羽知道陈景隆想他们能在灯火森林表演,但只会两首歌的乐团,在他看来实在没有表演的资本啊。

程晓羽手上压箱底的好作品实在也不多,只能仔细在回忆一下,看有什么适合的歌曲,写成谱子,在拿出来练。但《拔剑神曲》这样级别的还是少拿,这样的极品拿一首就少一首了。

陈浩然性格现在比以前好多了,至少这几个人跟他说话他会理,不像以前那样一脸不屑的望着你,潜台词就是跟你说话就是浪费时间的表情。这个时候陈浩然就在和推着自行车的夏纱沫对答案,当然他的答案在他看来就是正确答案了。

王鸥对自己成绩要求到不高,他是体育生,文化成绩跟程晓羽一样大概只要三百多分就够了。他的目标是上海体育学院,对于一个上海人来说,也算比较好考的,所以他几乎没有什么压力。

夏纱沫的成绩在班上基本在前十,在年级里大概排前三十,上大学肯定没有问题,但要考上她目标的交大或者复旦,还要看高考发挥。

陈浩然更是没压力,他都有复旦的保送资格了,只要过了保送考试和面试就可以进复旦了。

至于程晓羽,他反而是最让人担心的,他只想进上戏,其他的学校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因为进上戏的难度在华夏来说比进北大清华更难,学生招的更少,而竞争的人数更多。但幸亏周姨也是上戏的教授,这让程晓羽内心还是多多少少有了底。

到了灯火森林,耳钉男黄勇看见了程晓羽他们很是高兴,还热情的跟新朋友王鸥熊抱了一下。玩摇滚一般都是这样放荡不羁的自来熟。

陈浩然迫不及待的拉程晓羽去地下室,新的底鼓放在了墙边。

程晓羽看了看陈浩然原来的爵士鼓却又点犯难了。因为陈浩然的鼓属于常见的那种两个嗵鼓架在底鼓上的,如果将底鼓摆放上去,不说造型不好看,嗵鼓的位置不正,打击起来也不方便。

一般的双底鼓要不就是嗵鼓有单独的鼓架,要不就是两个底鼓一边架一个。程晓羽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幸好陈浩然的两个嗵鼓不是一根支架架在底鼓上的,而是各一个支架架在底鼓上的,连忙要陈浩然拿工具来先卸掉一个嗵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