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2/3页)

冯家在那次的事情之后就分了家,只是冯老太坚持跟小儿子住,每年让大儿子给送孝敬。冯老太心眼偏,她让老大家给的孝敬居然比柳家都多。冯喜娣送完粮食也不再娘家多待,把粮食交给她爹就走了。

倒是趁着天黑,柳有粮又给冯光宗家送了二十斤粮食。冯老太分家,冯光宗两口子并没有分到多少粮食。柳有粮当初就给送了二十五斤过来,他算着冯家应该吃的差不多了,又给送了点。

冯光宗本来不想要,又怕自己撑不到明年分粮,只得厚着脸皮收下。如今他没什么能回报的,只能把这份感激记在心里,想着等他有能耐了在报答二姐。

柳家两兄弟私下给粮食的事情,柳老太一家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过问。他们都在为柳贝贝上学的事情忙碌着。

过完十五,柳贝贝就要继续上学了,这回她得带着粮食一起。到时候把粮食交给食堂,学校食堂就会管他们这一个星期的伙食。等到下周一再带着粮食,又管一周。每个人带多少粮食,给吃多少,学校都有定数,不存在谁多谁少分配不均。

第二天一大早柳贝贝几人就背着书包,带着各自的粮食去了学校。路上四丫本是想帮柳贝贝背书包的,这事她在没分家的时候做惯了,不过这次被柳贝贝拒绝了。

几人交了粮食就去教室上课,这个时候的老师教课很认真,学生大部分也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他们都很珍惜学习的机会。尤其是柳贝贝,她可是知道过几年学校基本都停课了,因此抓住机会拼命的学习。

柳贝贝学习认真,有不懂的时候就去问老师。学校期末考试的时候,她居然拿了第一名,可把柳老太高兴坏了。

考完试,学校就放寒假了,等来年十七再去接着上学。

“姑,姑,你在家不?”柳贝贝正在家里跟柳老太学习做针线,就听见屋外柳国庆的声音。柳老太年轻的时候在大户人家做过丫头,学的一手好针线。上辈子柳贝贝嫌弃学针线费事,没跟柳老太学,柳老太也没有教给别人,直说她的手艺要失传了。

左右冬天也没事,柳贝贝就窝在炕头跟柳老太学习。也不知道是不是她喝那珍珠水喝的,手指居然很灵活,刚开始学都没有扎到手指头。她学的认真又好,可把柳老太高兴坏了,逢人就夸奖闺女长大了,知道干活还会针线。

这个时候女孩子有一门手艺也是加分项,等将来说婆家的时候也有的夸。柳贝贝如今正在兴头上,她听见柳国庆的声音头也不抬的说道:“在屋呢,门没关,你自己进来吧。”

柳国庆进屋就看见他姑拿着一块布用针线在那里左扭右扭的,他奶奶正在一边指导着。他好奇地凑过去看了一眼,他姑速度挺快,不一会儿就缝好一块布,那针线扭得他眼晕。等他姑扭到头,柳国庆才道:“奶,俺来找俺姑,俺爹说要带着俺们去河上摸鱼,让俺来问问姑去不去。”

柳贝贝放下手里的针线,奇怪的问道:“这大冷的天,你爹咋想去摸鱼了。那河上冰不得老厚,他砸的动?”他们这想要摸鱼只能去小红沟那,虽说讲究集体国有,你摸两个鱼捉只兔子也不会真有人告发,也只有捉到大的猎物才会被抬到大队分。

听见柳国庆说摸鱼,她有些心动,她贝壳里如今还是空的,啥也没有养呢。这个贝壳也是神奇,那水居然还不一样,一半是啥淡水一半是啥海水的。平时她给大家喝的水就是从淡水那边取得,那海水她尝过一口,咸的很。

如果能摸到鱼,她的贝壳就能用上了,那水都这么神奇,想来养出来的鱼虾更加好吃。想到鱼虾,柳贝贝忍不住流口水,她家也好久没吃到肉了。

柳贝贝就看向柳老太,柳老太挥挥手,“去吧,穿厚点,外面冷。”柳贝贝自从放假就跟着她学针线,等闲不出门。如今愿意出去玩,她哪有拦着的道理,更何况还有老四跟着。她这几个儿子都不是粗心的,有老四跟着她也放心。

当下,柳贝贝就掀开被子,放好针线,在柳老太太的注视下又套上大棉袄,穿上棉鞋,就跟着柳国庆出门了。出门前她还去厨房拿了个小桶。柳贝贝想的很好,如果真能摸到鱼,她也不多要,只捡着小鱼要点。她主要是放在贝壳里面养着的,大小无所谓。

柳贝贝到柳有粮家的时候,柳国昌两兄弟也在,看他们那身行头也是打算跟着去摸鱼的。柳贝贝看到柳国昌说道:“国昌,一会儿就看你的了,你力气大,肯定砸的动冰层。”

柳国昌拍拍胸脯,对着柳贝贝保证道:“姑你放心,这事包在俺身上。”

等柳有粮收拾好,就带着大大小小一堆萝卜头去了小红沟。小红沟很长,名字叫沟实际上是条河。拖那场大雨的福,今年小红沟没有断水,里面肯定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