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38(第3/5页)

雍正只好跟他解释:“朕不喜欢用这些东西,你应当知道。今年送上来的除过存库备用之外,也叫内务府发交到两淮等地变售了。这回你总该放心了吧?”

小团子一听瞪大了眼。

皇兄,皇兄怎么也卖人参!!!

小家伙不知道想到什么惨绝人寰的画面,哭丧着脸道:“皇兄你可是天子呀,怎么也卖小人参,你这么穷了吗?人参这么值钱吗?”

雍正:“……”

好嘛,朕这是按下葫芦起了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胤禛叹一口气,决定今个一定要把这件事给幺弟掰扯清楚:“变售人参一事,年年都有。不只是朕,汗阿玛从前也是如此。不然那么多参宫里的人怎么用的完。”

“至于你说的人参值不值钱。去岁宫中奉发五等人参,外加渣末、芦须、参叶、泡丁等共得四万六千万余两白银,如今的大清国库统共才八百万余两,你觉得呢?”

小团子听着这一串数据,忍不住惊讶的张圆了嘴巴。

人,人参竟然这么值钱的嘛。

那像他这样的人参精,岂不是大清的宝贝啦?

胤小祕正兴奋着,转念又一想,不对呀。

要是皇兄穷得没钱了,是不是也得扒了他的小叶子,揪去他的须须,还要从他脚底搓点灰一起都卖掉啊?

小团子面上的表情丰富多彩,堪比晴雨表,叫胤禛看得弯了唇角,心情愉悦起来。

跟幺弟瞎扯一通,倒是给了他一点提示。

老九从前倒腾过山参,知晓其中的弯弯绕,倒是可以把整顿官参局的事也一并交给他来办。

雍正早已意识到,人参之所以价格高到如今这般田地,还是因为宫中盛行,达官显贵追随,整个民间才会如此趋之若鹜。

所谓上行下效,这些年盛京、宁古塔、乌苏里等地的粮食产量逐年减少,全跑去折腾山参了。

皇家兄弟俩就这般安安静静的靠在一处,各想着各的心事。直到胤小祕的肚子发出抗议声。

胤禛回神,笑问:“饿了?”

小家伙双手捂着肚子,羞涩道:“一点点。不过,我也可以不吃的!”

被幺弟这话闹得一懵,胤禛半晌才反应过来,哭笑不得:“放心。朕这个皇帝再差劲,还能短了你一顿吃喝。你那小肚子能塞多少东西,敞开了吃也吃不穷朕。”

小团子眼前一亮:“那,那我可以吃烧烤嘛!”

雍正扫了他一眼:“刚入春,你倒是真不怕上火。若是嘴上起了火疖子,朕到慈宁宫请安如何交代。”

胤小祕想想他佟额娘,觉得四哥所言有理。于是退而求其次:“那就吃蒿鱼羹吧,初春不吃蒌蒿可惜了。配一碗蟠桃饭,叫膳房随意来几样热菜下饭,点心用神仙富贵饼,喝一壶紫苏饮就差不多啦。”

雍正听着幺弟编排完了,才伸手弹了弹他前额:“叫你敞开了吃,还真不跟朕客气。”

胤小祕嘿嘿笑着,凑上去耍赖皮蹭着胤禛的大手。

胤禛没辙,无奈笑着点点苏培盛:“还不吩咐下去,叫膳房早些办好。”

他又看小团子:“趁着备膳的工夫,朕看着你好好练几个字,就你那手字,实在是叫朕没眼瞧。”

胤祕扁扁嘴,超小声抱怨:“没眼瞧干嘛还要瞧,把眼睛闭起来嘛。”

雍正抬了抬眼皮:“嘀咕什么呢?”

“没什么,说皇兄对我太体贴啦,我好感动呢。”

“……”

当小幺私下里喊皇兄的时候,一定是做了亏心事的时候。

深谙其中原理的雍正哼笑一声,抬手又给胤小祕多布置了几个大字任务。

养心殿在鬼哭狼嚎中,总算迎来了它的午膳时间,获取片刻安宁。

司膳太监先盛上来的便是那道蒿鱼羹。

初春水田边的蒌蒿贵在一个“鲜”字。

相传,蒿鱼羹最早便是江西一带百姓所创,蒌蒿的清香脆嫩搭配上肥美的鲈鱼一道蒸熟,只要少许佐料,便能体会到鱼的嫩香与蒿的鲜脆并行之美味。

蟠桃饭则是在焖饭时,加入刚采来的去核山桃,白米蒸熟时便带着淡淡的清甜。

许是写大字写的饥肠辘辘,小团子一点也不跟他四哥客气,就着鱼肉和各色下饭菜,大口大口将一碗饭都下了肚。

胤禛被幺弟闹得胃口大开,竟然破天荒的用了两碗蟠桃饭。苏培盛在一边侍候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胤小祕倒不是只吃一碗饭就饱了,主要是要留着小肚子吃块点心呢。

这神仙富贵饼是他特意给四哥点的。

一来嘛,里头两味中药材,对身体有好处;二来嘛,听说吃了大富大贵呢。

小团子角度清奇,寄希望于吃块点心,就能改变皇兄很穷的事实。

胤禛莫名感受到一道炽热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他,一低头,就看到小幺眼眼望着他手里的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