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74(第3/3页)

弘历也跟着点点头:“那先生前头还满口仁义道德呢,原来跟那些富户是一丘之貉!”

胤禛看着四儿子如今对富人隐隐有一种瞧不上的样子,心里怪怪的。

他只想叫儿子不要太过奢侈,这怎么矫枉过正了呢?

允禟用热帕子擦了脸,换了身干净衣服走出来,换两个小的过去梳洗。

他这才扯了凳子坐下:“那先生是有些奇怪,他掉了张纸儿,我听着写的东西当是个明事理的,却忘了看字迹。这非他所作,怪我。”

允禟说着掏出纸递过来。

雍正接过来,摩挲一番,这纸面就是普通人家练字用的麻纸,上面的字体不成型,倒像是个女子写的。

“人间一两太平风,白骨惊魂八千梦。”

胤禛忍不住道:“瞧着像是看不惯河南官吏所作,此女有些志气啊。”

允禟也点点头:“许是他家中教养的女儿,倒比这个爹强出不少!”

小团子也跟着连连夸赞:“虽然听不懂,但是念出来好听!”

众人:“……”

胤禛又停了允禟描述武陟县的各种混乱和规矩,禁不住感叹:“黄河的水浑,朕却瞧着,这河南吏治比黄河还要混。”

允禟想了想,一针见血道:“河南没有直隶总督,胆儿养肥了。”

河南与山西有个最大的共同点,便是不受哪位总督管辖,域内最大的官儿便是巡抚。

先前山西巡抚瞒报已被处置,这一回,胤禛巴不得当场揪了河南巡抚的错处。

吏治不清,治河如何能好?

届时百姓全都跑去别处,田谁来安耕?

胤禛一拍桌子:“”所以,这个案子势必要一查到底。田文镜明面上未必能查个水落石出,没关系,我们可以私下去查。明日,还要辛苦你们下去,安全第一位,在此之上,尽量要找出点证据来。”

允禟正有此意,闻言点点头。

弘昼跟弘历也都一口应下,似乎出去这一趟,三人都有了不小变化。

*

翌日一早,几人去了驿馆不远处的酒楼里头。

他们来得早,这酒楼里统共就两桌人。

一桌是胤小祕一家五口,贴身侍卫都乔装打扮驻在店外头;另一桌则坐着个道士装扮者。

大伙儿吃着喝着,只说些闲话,绝口不提“双尸案”的事情。等吃的差不多了,允禟才道:“那我们就先去底下县里了,四哥带着小幺,离着堤坝近,可要当心一些。”

胤小祕骄傲仰头:“哼,我早就会水啦!”

两位哥哥闻言立马沉了脸,一人一句,连带用手指戳着,教训的小团子抬不起脑袋来。

隔壁桌的道人突然抓起桌上平津帆,只闻一阵铃铛响动,那人侧过身开口:“几位……近日可曾沾惹过人命官司?或是撞上过什么诡事?”

胤禛和允禟走南闯北见多了这种招数,闻言只笑笑。

小团子却耐不住了,把身子扭成个麻花回头,惊恐到:“你不要瞎讲话……是,是不是有鬼跟着我呀?”

弘历警告的看一眼道人:“子不语怪力乱神。”

胤小祕委屈巴巴看他哥哥们——

他不就是怪力乱神嘛,哼。

那道人并不跟弘历计较,摸着胡子:“道人子平命学不通,四柱八字不看,单单精于五官三庭十二面的相面之术,只是想提醒几位罢了,并无恶意。”

胤禛瞧了允禟一眼,看九弟难得起了逗弄的兴致,笑笑随他去。

允禟还未开口,胤小祕先从长凳上遛了下去,哒哒哒跑到这道人面前:“只看脸就能知道所有事嘛?那,那能不能帮我看看,何时发财?何时能把书读完呀?”

相师被这么问了一通,竟然还能和声细语,摇了摇头:“这些都是歪门邪道鼓吹,道人所学是看不出……”

他细细端详面前失望的小团子半晌,眉头逐渐拧起来,叹了口气。

“这位小公子当是过了许多穷苦日子,如今将要享福了,可惜,却不是个长寿之相。”

按理,正常人家听到这话,不是焦急询问解法,便是勃然大怒掀桌而起办了这满口胡言的老道士!

然而,胤禛和允禟对视一眼,面上却双双浮现怪异的微笑。

一想到幺弟是个人参娃娃,还是被两代帝王二十个哥哥围着宠的小幺,就完全不想搭理这老神棍了。

甚至觉得他有些好笑。

道人见对面那桌粗袍汉子完全不为所动,有些坐不住了。

好在胤小祕是个捧场王:“啊?我不能当老王八啦?为什么呀?”

作者有话说:

晚上二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