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2/4页)

直接送礼是行了,只能琢磨点歪门邪道,看看有没有办法打入内部。

刘知县刚卸任不久,原来是七品,如今只升了个从六品,心里不满意,可他朝廷没门路,听说雨生进了吏部,他人已经离开了赵家镇,又返了回来。

他之前给赵雪窝送过银子,还以为靠着这个交情能跟赵雪窝搭上话。

谁知道赵雪窝软硬不吃,他带的礼物人家看都没有看。

这可愁坏了刘大老爷。

他头疼了两天,还真被他琢磨出道道来了。

赵老二每天下午三四点都要牵着老黄牛出去溜达一圈,刘大老爷就趁这个机会搭上了赵老二。

“老二哥,溜牛呢,”刘老爷穿的便服笑呵呵的看着格外和气,赵老二认识他,回道:“刘老爷没上任呢。”

刘老爷拿出个烟袋锅子,自己抽了两口,又给赵老二点上,笑道:“是啊,没走呢,这不是在赵家镇生活了三年,这里人淳朴,善良,没舍得走,又回来看看。”

赵老二一辈子生活在赵家镇,就喜欢人说这话,“是啊,这里人淳朴善良,都是好人。”

两个人寒暄了几句,刘老爷便将注意力放在了老黄牛身上,他围着老黄牛走了两圈,啧啧两声:“这牛好,真是好。”

老黄牛给赵家干了十来年,当然是好了。

这话夸的比夸赵老二两个儿子听着还舒心,“可不是啊,当初我买的时候还是个病牛,谁成想竟然好了,拉车种地一点都不输那些好牛,要不是现在不种地了,还一样干活。”

刘老爷专会溜须拍马,赵老二哪里有这个经验,只当刘老爷是个好官,见到耕牛高兴,真心实意的夸呢。

他没有心里防备,顺着刘老爷的话题跟了过去。

刘老爷夸了一阵,忽然指着老黄牛的蹄子道:“赵二哥,你看着黄牛的蹄子是不是有点问题?”

赵老二和老黄牛感情深,否则也不可能都卖出去了,还让儿子买回来。

听了刘老爷的话吓了一跳,弯腰看去:“是吗?”

刘老爷信誓旦旦的说道:“我当了这么多年官,最懂耕牛了,肯定有问题。”

赵老二没看出来,可听了刘老爷的话还是忍不住担心:“这可怎么好?”

刘老爷底气十足道:“你放心,这事我有经验。”

赵老二追问道:“刘老爷有什么办法尽管说,该花多少银子我都认,可千万弄好了我的老黄牛。”

刘老爷一拍胸口道:“赵二哥要是相信我,就让我把这牛牵走,今晚肯定给你治好,明天就给你送回来。”

赵老二担心老黄牛生了什么大病,听说刘老爷有办法,这颗心总算是放下了。

可老黄牛被人带走,又有些放不下心,想要跟着过去看看。

刘老爷特别有底气道:“老弟我办事你还不放心,明早就给你送回去,你跟着去了,反倒不方便,你放心,如今你家老二是吏部的大官,我还敢糊弄你吗。”

赵老二一想也是这么回事,再说他一定要跟着,好像不信任人家似得。

如此也就同意了。

不过刘老爷和雨生是同品,这个赵老二还是知道的,因为雪窝说过。

真心感激道:“刘老爷客气了,你和雨生是同级,什么大官不大官的,要我说刘老爷大有前途,用不了多久就升官了。”

这话吉利,刘老爷真心谢道:“借老二哥吉言,赵大人在皇上跟前办事,用不了多久肯定会升的。”

就这么,刘老爷牵走了大黄牛。

薛彩樱今天做好了点心,一直帮着田氏摘豆角,夏天天热,什么菜都放不住,婆媳两个准备晒些豆角干。

过几天雨生回来,酒席好办,一天完事了,还有七天的时间,一应吃喝都要提前准备。

尤其雨生当官了,以前不怎么上门的亲戚都过来添礼,有人干脆住下不走了。

之前雪窝成亲这些人有的来过,有的没来,没来的那些田氏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把人赶走了。

可来过的,她就有些不好意思了。

比如老太太的亲闺女。

一个人来不算,还要拖家带口。

开始田氏耐着性子像伺候客人似得伺候他们,后来看他们没有要走的意思,干脆指使他们帮着大酒楼干活。

天天吃白饭,她哪养得起。

还以为这些人肯定很快走了,谁知道有的走了,有的竟然还没走。

走的是赵老二的二妹子。

这没走的就是赵老二的大妹子,大玲子和她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儿子今年17岁了,名叫铁蛋,没读过书,想在镇上找个营生。

说是找营生,可自从到了镇上就没怎么出过门,年纪轻轻的把肚子吃的溜圆,远远的看着比县太爷的肚子还大。

大女儿长得不错,人称芸娘,今年16岁了,早前定了亲,可谁知道刚过门,对方忽然得了恶疾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