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3/4页)

小黄氏就等这句话呢,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女儿了,激动的握住了田氏的手。

“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就怕你不愿意我们去。”

田氏笑了:“这话说的,那雨生是我儿子,二妮不是你们女儿啊,这些年辛苦她跟着雨生东跑西颠的,在平阳还险些……算了算了,不提了,你们收拾妥当了跟我说一声,让牛蛙送你们一趟。”

“哎,”小黄氏满意了,“我这就回去准备,二妮最喜欢我腌的咸盐,还有干菜,我多准备点,也给你们拿点,今天来的急,没准备。”

小黄氏还不知道外孙女丢了的事,田氏也没好跟她提。

田氏留小黄氏一家人吃了晚饭,派牛蛙赶着马车把人送了回去。

小黄氏他们走后,田氏有些心不在焉的。

薛彩樱知道田氏肯定想起自己的孙女了,安慰道:“娘,有杨家人去京城,雨生和二妮也能好过些。”

田氏叹了口气:“我是想着,二妮这些年日子过的苦,杨家人过去,多少也是个安慰。”

昨天元宵跟着杨铁柱出去,一直到晚上才回来。

今天一大早又出门去了。

粽棕还没醒。

走前,薛彩樱好奇道:“有什么好去的,听说是什么凶杀案,你不怕啊?”

元宵清俊的小脸没什么表情,仿佛他不是个六岁的小孩子,而是个参与查案的捕快。

“不怕。”

薛彩樱无语道:“那你注意安全,万一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别自己冲动,先告诉杨伯伯,还要懂得保护自己。”

元宵都应着,吃过早饭跟着小厮出去了。

薛彩樱想起自己叮嘱元宵的事情,后知后觉的笑了起来。

元宵才多大,怎么可能发现蛛丝马迹。

她就想多了。

薛彩樱还真没想多,元宵平凭着他过人的聪慧和细心,还真帮杨铁柱发现了线索。

杨铁柱顺着这条线索,果然找到了凶手。

事后杨铁柱简直无法相信,这么小的孩子还能帮他破案。

他见人就夸:“果然虎父无犬子,人家爹年纪轻轻就封了大将军,平远候,连这么小的孩子都能心细如尘,帮他破案。”

县太爷田大人听说了这事,他自己见不到赵雪窝,干脆趁着元宵跟杨铁柱出门的时候把人请去了衙门。

还谎称衙门里丢了花瓶,请元宵帮他查清楚。

元宵一眼就看出了破绽,也没留情面,直接揭破道:“田大人根本就没丢花瓶,不过是想见我,借着我见我爹爹而已。”

田大人不敢置信道:“为什么这么说,大公子怎么知道我没丢花瓶?”

元宵将屋里扫了一遍道:“你这屋里的布局都是请人设计的,什么位置摆放什么都定好了,哪里缺东西。”

刚开始田大人真想搬走一只花瓶的,可转念想到元宵一个不到七岁的小孩子能懂什么,跟着杨铁柱发现线索,肯定是瞎猫撞到了死耗子。

所以这花瓶就没挪,竟然被元宵发现了。

他脸皮厚,没有一点被发现真相后的窘迫,相反还把元宵狠命的夸了一顿。

以期元宵能带他见侯爷一面。

只可惜元宵不上当,只说他爹喜欢懂事的人,这事就过去了。

赵家人听了杨铁柱的夸奖,一个笑的比一个得意。

赵老二不善言辞,只夸了一句好孩子,田氏可是从元宵在娘胎里就夸上了,就连元宵和水笙两个孩子躺在床上,元宵尿到水笙脚丫上的事都没漏下。

元宵还是第一次听说水笙这个名字,疑惑道:“水笙是谁?”

薛彩樱解释道:“是娘的义女,算起来她比你大两个月,你还应该叫她一声姐姐。”

“姐姐?”粽棕也过来凑热闹,“那姐姐在哪?”

当初王秀英和薛大岳为了躲大房一家,带着水笙走了。

这么多年都没有音信,薛彩樱也不知道他们在哪。

薛彩樱不说话,粽棕叹了口气:“是不是像平阳一样,丢了呀?”

刚才赵家人还高高兴兴的,粽棕这话一出口,大家都笑不出来了。

粽棕知道自己闯了祸,赶紧躲了起来。

却没忍住跟元宵嘀咕:“哥,你说咱家是不是被人下了什么诅咒,怎么老丢姐姐呢。”

元宵警告他别乱说话,惹爹娘和奶奶伤心。

元宵小小年纪竟然叹了口气:“好想要一个妹妹呢。”

他今天和三叔爷爷的外孙子打起来了,原因是两个人抢妹妹。

软软糯糯的小妹妹谁不喜欢,粽棕好不容易有个需要他保护的妹妹,他刚学的武功正好用上,却不想人家把小妹妹抢走了,说什么他们是亲生的,他是外人。

粽棕攥着小拳头,忍了很久,要不是脑子里不断浮现出娘嘱咐他的话,拳头不能对着自家人,他真想打出去算了。

元宵也喜欢妹妹,可他不会像粽棕这样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