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4/4页)

粽棕还是觉得奇怪:“那为什么爹不高兴?”

“可能是累了,”薛彩樱端了盘点心去了书房,“我去看看,你照顾妹妹。”

薛彩樱进书房的时候,赵雪窝正拿着一本《战国策》发呆。

这本书他倒背如流,那些酸腐的文人凭什么说他不读书。

薛彩樱看见他手里的书,奇怪道:“又有战事了?”

赵雪窝收回思绪,摇了摇头:“那倒没有。”

看见薛彩樱手里的点心,心不在焉的吃了一块。

既然没有战事,怎么看起《战国策》了,要知道自从班师回朝后,赵雪窝已经很久没看过书了。

薛彩樱问道:“那是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不高兴?”

赵雪窝含糊道:“没有。”

薛彩樱一副你可别瞒我的表情道:“儿子都看出来了,还说你是不是报名没成功,错过日期了?”

赵雪窝不想让薛彩樱担心,便把今天发生的事说了:“其实也没什么,咱家是有名额的,只是他们觉得我赵雪窝的儿子只有用名额才有机会进国子监。”

薛彩樱笑了:“所以你是被人嫌弃了?”

赵雪窝自觉丢人,转脸望向窗外道:“他们也就是嫉妒,觉得我这军功来的容易。”

薛彩樱走到他身后,一边给他捏起肩膀,一边道:“放心吧,元宵肯定能过,到时候他们就知道什么叫虎父无犬子了。”

赵雪窝想想和这些人置气确实没什么意思,还得是实力说话。

到时候看他们怎么为有今天的想法而愧疚。

粽棕拉着妹妹在园子里玩,看见元宵回来,远远的喊道:“大哥,你进国子监的事没戏了。”

元宵不信他的话:“不可能吧,外祖说了,进国子监并不是多难的事。”

粽棕耸了下肩膀,道:“那就不知道了,反正爹生气了,肯定是报名没成功。”

赵雪窝很少生气,元宵知道爹的脾气,看起来确实发生了什么为难的事。

反正进不进国子监的,他也不太在意。

二叔在城里书院读的书一样中了二甲第一名,大不了他也去城里的书院。

他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元宵敲门得到允许后进了书房,“爹,娘,我去城里的书院也是一样的。”

薛彩樱不知道他怎么说出了这种话,奇怪道:“为什么这么说?城里的书院虽然也好,可和国子监还是不一样,再说以后咱家就去京城了,你去国子监隔三差五的就能回家,去了城里想回来一趟可就难了,你奶奶肯定不愿意。”

元宵担心道:“不是说报名不顺利,我的意思是没必要勉强。”

薛彩樱明白了,“是不是粽棕跟你说的?”

元宵紧张的点了点头:“他是说报名不太顺利。”

薛彩樱解释道:“那是你爹遇到了别的事,和报名没关系,你就好好读书,准备秋天参加考核吧,给你爹长长脸。”

她冲赵雪窝眨了下眼睛。

赵雪窝无奈的笑了起来。

赵雪窝报名的时候只想到了元宵,粽棕比元宵小将近两岁,赵雪窝还想让他跟着谢庭蕴再学两年。

不过谢庭蕴近来身体不好,教起两个孩子有心无力的。

赵雪窝想着干脆把粽棕一起送国子监去。

两兄弟还有个照顾。

他把想法跟薛彩樱说了,薛彩樱虽然觉得有点早,但以粽棕的才智不至于跟不上国子监的进度,便同意了赵雪窝的提议。

就这样,赵雪窝又走了一趟国子监。

他打算让粽棕靠自己的本事考一次,如果过了最好,过不了就用他的免试名额。

免试名额珍贵,能不用就不用。

如果说赵雪窝第一次给十岁的元宵报名,大家觉得好笑,第二次给粽棕报名,就是挑战国子监这些管事的智商了。

他们当面不敢说什么,背后都在议论,这平远候是不是过分了点,塞两个孩子还不想用名额,到时候别把责任赖在他们的考题上,仗着皇上宠爱他,找他们国子监的麻烦。

就连国子监祭酒都没了好脸色:“赵侯爷,这事是不是有点难为我们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