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4页)

只是一时半会想不到来人是谁。

直到她看见薛大岳带着一个水灵灵的小姑娘站在堂屋,心里一喜,“薛大哥?”

薛大岳没有太多变化,不过比以前老了许多。

穿着很普通的长衫,拎着一个花样很旧的包裹,神情间充满了拘谨。

一见到他就跪了下去:“侯夫人……”

他自己跪不算,还拉着身边的小姑娘一起跪,“水笙,给侯夫人磕头。”

一晃十年不见,水笙都长成了大姑娘。

她穿着很普通的圆领长裙,很明显小了,露出一节白皙细润的手腕来。

长得水灵灵的,一双眼睛犹如清晨池塘里的荷花瓣上落下的水珠子,清清亮亮的。

她随着薛大岳跪下,老老实实的磕了个头,声音温温柔柔的:“水笙给侯夫人请安。”

薛彩樱怔了一下,先将薛大岳扶了起来:“薛大哥,你这是干什么,咱们可是一家人。”

说着话又把水笙拉了起来:“这就是水笙?都长这么大了,真俊。”

田氏适时说道:“说的是呢,怎么这么客气,刚就给我磕了头,这不是折煞我么。”

薛大岳畏畏缩缩的往后退了两步,舔了下干巴巴的嘴唇不知道说什么好,只重复了两遍:“应该的,应该的。”

薛彩樱请人坐下,又命人上茶,给水笙端了点心和水果,“说起来,水笙还得喊我一声义母,可不能这么外道。”

水笙虚虚的坐在椅子边,看了眼点心,没敢动。

薛彩樱注意到她的神色,把点心放到她面前,笑道:“说起来这点心我还是和你娘学的,对了,你娘呢?”

水笙没说话。

薛彩樱转身问薛大岳:“薛大哥,我秀英嫂子呢?”

薛大岳绷着脸色,神情间充满了痛苦,他捂了下脸,好半天才说出口:“走了。”

薛彩樱心口一酸,呢喃道:“走了?”

田氏也被这个消息惊到了,想那王秀英才多大年纪,怎么就走了呢?

“什么时候的事?”

薛大岳就把王秀英的事说了。

当年他和王秀英带着水笙离开赵家镇,一开始也没什么目的,后来想着城里繁华,他们就去城里开了一家点心铺子。

两个人都不是做生意的好手,好在王秀英手艺好,那点心卖的很快,没多久就在城里买了房子,安顿了下来。

可王秀英身体不好,尤其被赵金宝虐待了将近一年,身心都受到了很严重的创伤,虽然和薛大岳重归于好,可心里终究是存了芥蒂。

没几年就病倒了。

刚开始还勉强能做点点心,维持生活,不到一年连床都下不了。

薛大岳不会做点心,在她的指导下勉强做出一些,可味道不好,根本没人买。

没办法这点心铺子只能撤了。

可一家人要生活,王秀英的病也得用银子养着。

薛大岳只能去大户人家打短工,实在没办法,连房子也卖了。

王秀英还是在两年前走了。

之后薛大岳就带着水笙住到大户人家给人家看家护院,倒也能维持生活。

可谁知道半个月前,有人家看上了水笙,非要拉去做小妾。

水笙才十岁,薛大岳哪舍得去人家受苦,父女两个东躲西藏了十多天,实在没办法,只能回了赵家镇。

想着打听赵家在京城的具体地址,然后去京城,没想到如今赵雪窝都封了侯爷,赵家人就住在镇上。

他顺着大家的指引,很容易找到了侯府。

薛彩樱和田氏都没想到王秀英过世了,故人辞世,难免伤感,薛彩樱没忍住落了泪,“薛大哥你也真是,怎么没早点回来,哪怕捎个信也行啊。”

薛大岳如今也后悔了,早点找到赵家,借点银子,没准王秀英还能撑过来。

现在说什么也晚了,“当初我也想这事了,可秀英她不愿意,唉,都是我的错,否则……”

薛大岳过来投奔,念着以前的情谊,薛彩樱自然不会把人赶出去。

更何况水笙还是她的义女。

她把人留下来,先住在府上,至于以后的事情,等她和家人商议过了再说。

他们马上搬去京城,别的不说,这家里的事情越来越多,赵雪窝又忙的不见人影,家里还有他们婆媳照应着,对外的事情就没那么方便了。

毕竟她现在是侯夫人,有些事情再亲力亲为也惹人笑话。

就这样,人家还嫌弃他们土呢,进城这么多年都没脱离乡下人的土气。

薛彩樱自己不在意,可赵雪窝管着禁军,总被人说三道四,总会影响他的工作。

再者孩子也大了,一转眼就到了议亲的年纪。

当年月牙被嫌弃的事还历历在目,幸好小王爷不是那些俗人。

可万一哪天儿子看中了哪家的姑娘,因为他们不够底蕴被人嫌弃,她可就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