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精神攻击(第3/4页)

而且如此一来,朝廷还能继续夹带一些谋略,比如可以放出风声说‘其实罗、马旧部要是真肯为李自成用命,其实开封城也是可以快速攻下的。但罗、马旧部就是不希望李自成威望大涨,就是不希望显得李自成兼并了他们之后、原本攻不破的坚城现在就可以攻破了,所以故意出工不出力……’这种东西,但凡上了戏文、民间戏说,怎么加都不为过。

而一旦说对了,就能说这些判断,都是基于《流贼论续》作出的,是民间的有识之士受此启发、参详印证。

而一旦说错了,或者干脆没任何效果,也可以推个干净,说是民间愚夫自行乱读、解读错误,丝毫不会影响到《流贼论续》和沈兄你个人的神算之名。

是进亦得利,退亦得利,便如《孔子家语》说得对的,那就说这是《论语》本意,《孔子家语》说得不对的,直接就说《孔子家语》是攀附的伪经,丝毫不影响《论语》的权威。”

方子翎洋洋洒洒,就把她读书这些年来,洞若观火的一些看法,彻底和盘托出。

沈树人听着听着,也是不由有些惊诧。

看来,方以智他们家确实是家学渊源,不一般呐。父亲能做到湖广巡抚,儿子能考到进士出身、位列江左四公子,这都不是侥幸。

方子翎要是个男人,也去参加科举,说不定还真能有所斩获。

就凭她看书的眼光、对古人如何爱惜羽毛、防止伪经污染真经权威性的那点解读看法,此女子就极为可怕了。

方子翎这套说法,不就是后世用得很纯属的“同人、二创”套路么!

原著过于经典,IP太值钱,怕说错话,不敢说得很大尺度,那就弄一堆名声不值钱的同人、二创来把原著不敢说的大尺度话说了!

反正说错了丢的也是二创、同人的名声!说对了功劳却可以攀附归在原著身上!

当然,其实读书多的人不难发现,这种东西古人也有用,在诸子百家、各种哲学信仰流派诞生的时候,正经伪经并存都是很常见的。

闯出来了,伪经也可以被洗白承认,甚至再自成一个流派。没闯出来,那就直接打为伪经定论。

只是这个话题太高端,99%的庶民不会被提及这种屠龙术层面的东西,所以用“同人二创”来类比更能被普罗大众理解。

沈树人足足沉默了半晌,若无其事地问:“你还会写折子戏?写唱本?”

方子翎得意一笑:“这有什么!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我家家教虽严,不让女子随便出门,家中却养着唱曲的养娘,从小听戏文听下来,什么不会!”

方子翎其实当然不会写戏曲剧本、唱本,但她不能露怯,她知道这些都是玩意儿手段,以她的学问学起来很快,只要拿几个唱本看看、学个格式,内容还不容易填充?

虽然这种想法有点小看了文艺创作,但她确实是这么乐观自大。

沈树人点点头:“这种事情,有了唱本之后,还要想办法花银子请民间班子愿意多唱、故意传播、再多印一些唱本悄悄散发、或是假装低价售卖,尽量往河南、四川等地传播。

其中需要用到银子、需要跟外面交涉的,我自会负责,事成之后,你也算为大明立了一功。

至少能多多少少打击到闯贼内部的士气、团结,哪怕只是将来攻打开封暂时不利、能诱导闯贼猜忌其中一两个部将,也算是功劳一件了。”

方子翎得到了肯定,也是非常振奋,觉得自己这十几年书果然没白读,一介女流也能做大事。更让她开心的是,前几天被沈树人、卞玉京打击了她的智力优越感,现在总算找回点场子,信心也恢复了。

就算手无缚鸡之力,无法从物理上打击流贼,至少也能在宣传战线、精神层面上打击、混乱敌人。

……

得了沈树人的授权后,方子翎很是激昂,回府后就先把哥哥方以智拉来,让他把府上唱曲的养娘都叫来,问她们要日常排戏的唱本看。

可惜,方以智这人不太好听戏,他孤身到武昌做官没多久,府上几个养娘水平还真就不行,平时排演的少数几个唱本,也都是陈词滥调。

方家原本的唱曲养娘班子,质量当然是不错的,但那都跟着老爷夫人、留在江陵的巡抚衙门呢,方子翎也不可能为了找几个唱本,往返跋涉千里。

她想了想,牛已经吹出去了,决定这事儿还是找卞玉京一起搭把手。

卞玉京虽然不是什么顶级曲艺名家,但她姐妹李香君是当世南曲第一,陈圆圆则是当世昆曲第一,有的是资源可以找。卞玉京自己多年耳濡目染,多少肯定也懂点。

方子翎有沈树人的口头授权,也就扯着鸡毛当令箭,第二天就登门找到了卞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