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迎击李自成(第3/4页)

张献忠被歼灭俘虏的部队,火器数量就少得多了,虽然俘虏高达三万,还有不亚于此数量的歼灭杀伤、战后官军还能打扫战场。但是跟张献忠作战的累计缴获,也才一两千杆火器。

这些数字,跟沈家军原本自有的一万五六千相加,让火器兵总数达到了两万人。

灭掉张献忠部,唯一对沈树人提升巨大的,反而是骑兵的规模。

在最终衡州决战前,沈树人的骑兵大约在三千五百人规模,全部由辽东回来的朱文祯率领。最后大决战全灭张献忠湖广军后,又得到了数千马匹,刨除掉战损残废,沈树人的骑兵总数总算达到了五六千。

十四万士兵,六千骑兵,两万火枪,这就是沈树人和李自成作战前,拥有的全部力量。

当然,这支力量也不可能全部投注到一点上。因为那样的话,张献忠、孙可望、刘文秀随时有可能反咬一口,见湖广空虚再来捞一票。

所以衡州决战中,损失最惨重的江守德部,今年会一直留在长沙、衡州等南方,进行治安清剿作战和驻防,一部分张献忠军俘虏和长沙反正官军,也会留在那儿。

整个后世湖南地区,会占用沈树人一万多人的老兵,和两万人的新附军,负责全面对付张献忠。

江陵、夷陵等地的方孔炤部队,倒是可以抽调一半左右,留下一万人就够了。因为孙可望也在逐步往西南转移,长江三峡方向的压力在越来越小。

加上湖南地区官军在洞庭湖口的巴陵也建立了驻扎支撑点,随时可以机动支援长沙或者夷陵,一线部队也就没必要放那么多。

襄阳、随州地区的守军,留下一万人,监视李自成有没有可能渗透左良玉的防区,也就够了。

沈树人觉得,这个方向上多留兵是没前途的,李自成真要来,起码多占用几倍人也未必守得住。还不如想想看在计策挤兑方面,用文的办法诱骗李自成分散兵力,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要走一步看一部。

而九江、安庐这些地方,如今都算是彻底安稳的大后方了,兵力可以尽量抽调。

全部算下来之后,沈树人可以集结九万兵力、一万五千杆火器、五千骑兵,到信阳府正面战场。而这一切准备工作,在九月过半的时候,也彻底完成、集结到位了。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来到九月中旬,崇祯十五年的秋收季节也终于结束了,沈树人军的军粮,也非常充足,转运压力也小,后勤状况比对面的李自成军要好出太多。

因为连年的天灾,湖广地区今年想丰收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强力推进普及,好歹确保了每个府县的百姓都能混个温饱。

湖南地区生产破坏很严重,可人口被杀戮也极为惨烈,很多土地都成了无主之地,富户豪绅更是整府整府地被张献忠杀绝。这些无主财产自然也就便宜了沈树人。

从八月中到九月中,他趁着部队不用打仗,甚至能组织军屯临时帮着干农活,收割无主的庄稼,收割来之后直接充作军粮。

经过他初步估计,张献忠今年这几个月里,至少就在湖南直接屠杀了超过五十万人口,具体数字实在没法详细统计,只能是给个保守的说法。

毕竟光是常德府姓杨的人家,就被杀了好几万人口,还有其他巧立名目,常德一个府全部借口累计被杀加起来就十几万了。

长沙这些地方比常德人口稠密得多,一共四个府重度被杀戮,还有两三个偏远山区府被过境随便杀杀,五十万绝对只多不少。

就算生产力的破坏,相当于二三十万人种的田彻底荒废,那还有二十万人口的庄稼,成了直接收割就能吃的无主之粮,沈树人当然不会缺扩军所需的军粮了。

相比之下,对面的李自成,倒是号称越打兵力越多,跟杨嗣昌孙传庭决战前,已经有三十四万了。

朱仙镇一战又打崩杀了好几万、抓了好几万,战后李自成的总兵力,居然号称膨胀到了三十七万。

只是这号称三十七万的人马,有多少水分、有多少是乌合之众,就不好说了,只能确保是有那么多青壮男丁。

而河南、陕西今年又彻底遭到了破坏,河南整整半年的血战屠戮,开封、归德、怀庆、卫辉,农业生产至少停滞了一半以上,李自成军也就不可能得到军粮。

说句不黑不吹的,李自成其实一直有在拿尸体解决部队的吃饭问题,至少是对于那些新抓来的炮灰、降兵,有大量给吃未知肉干。只有嫡系老营才能确保吃粗粮配野草混着熬粥。

九月十七日,沈树人的九万人,全部在信阳府取齐,并且推进到淮河一线,中心以淮河与汝水交汇的汝阴为枢纽节点,进可攻退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