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闯贼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第2/3页)

再说,我军的炮兵,都是本官从武昌带来的老人,其中骨干还是参加过此前洞庭湖大战的,他们自有把握,操练兵器的熟练度方面,不用担心。”

……

当天下午,黄得功就跟着沈树人去了城内临时划的校场,又实弹测试磨合了一下。

与此同时,沈树人也开始着手重新临时优化上蔡城的城墙,把每一侧城墙的四座马面,外加角楼,都改造了一下。

上蔡城不大,所以全城也就十六个马面,四个角楼,一共二十座城墙附属建筑需要升级。

只是把外侧墙面稍微堆出点弧度、坡度,工作量也不大。

昨日血战流贼留下了每侧数以千计的尸体,本来就需要掩埋,以防日久腐烂传染疾病,所以明军直接就把死人堆在城墙根下,再把流贼炮灰运来填壕堆坡的土,稍微修整一下,弄成所需的形状即可,甚至都不用专门去别的地方挖土运来。

流贼斥候也有发现这些小动作,但看守军居然是直接把死人埋在城墙脚下堆上土,流贼将领得报后也是嗤笑不已,便没有出兵阻止。

他们无不想着:这守将真是痴呆!把死人和土堆在马面墙根底下,不是会导致坡度更平缓、将来被攻打时更容易爬上去么!

双方各自做着准备,一方打造新的攻城武器,一方埋尸体胡乱草草修补,很快就过去了两三天。

而就在相持的第二天晚上,黄得功就报告了沈树人一条消息,说是发现流贼兵马有连夜打着火把,沿着汝水北岸,渗透到城池的西南两侧,似乎是在围堵守军退路。

沈树人听了之后,也不惊讶,淡定地说:“不必惊慌,我军在城内粮草充足,就算被李自成彻底围困,断了粮道,肯定也是李自成的人先撑不住饿死。

不过,倒是要提防他们摆出什么减兵增灶、增兵减灶一类的鬼把戏。他们每晚让人带火把绕城巡视,极有可能是希望我军麻痹,然后九假之中夹带一真,偷袭攻城。”

沈树人并不能猜到敌人到底想干什么,他也不是神仙,但小心无大错,大致的方向还是可以揣摸出来的,无非不知道具体哪一次才是来真的。

于是,双方都像是听到楼上第一只靴子落了地之后、苦等第二只靴子落地,就这么紧张疲惫的相持了一阵子,一直熬到第四天凌晨,流贼一方的第二波攻势,终于在貌似准备完全的情况下,全面发动了。

这天拂晓之前,流贼军队就照例举着火把巡逻。但到了黎明天色微亮时,黄得功在城头巡视,借着微光居然发现有海量的流贼士兵,从汝阳县的四面八方,彻底把城池团团围住,还都准备了攻城器械,即将全力突击。

看这士兵的规模,绝对不是田见秀、刘芳亮两部人马那么简单,估计是李自成亲领的中军嫡系主力都参加了,全加起来估计能有十几万。

更关键的是,黄得功看见了流贼派出了比云梯车更加高大坚固的攻城车、自宋代便发明的吕公车!

“居然是吕公车!这是打算让用长兵器的战兵,直接从车内登城么!让亲卫营分散到各处马面,随时准备列枪阵肉搏!”黄得功才看了一眼,立刻就看穿了流贼的图谋。

吕公车这种东西,不了解古代史的人可能没听说过,但其实举个类比的例子,就很容易理解了。

这玩意儿跟西方的“攻城塔”类似,都是四面有木板和生牛皮浇泥浆包裹住的,里面有跟回旋楼梯一样的梯子,可以让士兵们转着圈子绕行上梯,然后打开吕公车前部跟吊桥一样的搭板,直接架在城墙上,士兵们就能直接平地走上城墙。

上蔡县的城墙不过一丈七八尺高,所以有一座两丈高的坚固木楼吕公车,就能直接冲上来,制造难度并不大,吕公车的制造难度,是跟高度非常相关的,越高施工难度也越大。

而这种武器的缺点,就是机动性比云梯车更慢,需要很多人和底层的牛马拖拉,慢慢靠近城墙,好处则是士兵们爬梯子时是在木板和皮革泥浆掩护之下,不用躲避矢石,也不用手扶梯子。

所以不再受限于刀盾兵之类的短兵器,用长枪长戟大斧列阵而战的士兵,也能乘坐吕公车直接上城。

显然,田见秀这是前几天被黄得功的亲卫营列枪阵、把他从马面上重新杀下来,杀出心理阴影了。为了不让流贼士兵吃肉搏时兵器太短的亏,才疯狂奴役抓来的民壮炮灰,赶造了这么重型的木楼车。

闯军十几万人,四天里憋了足足几十辆吕公车,至少城墙上的每座马面都能被分到两三座甚至更多,哪怕打坏了一架也能有替补。

而在闯军将领看来,沈狗官喜欢把佛郎机横过来放、提供侧射火力这个布局,在今天这种战况下,显然是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