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3/4页)

张嫣很清楚,要是把太子也救出来,那认识太子的人就多了,他们这一群人的身份,就都能证明了。

而且眼下大明危在旦夕,能救出太子,才有国本,否则怕是立刻就要陷入军阀各自拥立傀儡的乱局。

大明不是没有一战之力,但是绝对不能再陷入分裂内耗了!

旁边还在呆滞猛吃的朱娖,听了伯母的话语,也是泣不成声,很快出声附和,请求郑成功想办法搭救她皇兄。

郑成功听了后,对张嫣、朱娖身份的真实性,又多信了一两分。

她们敢让他救太子,显然是不怕太子认出她们身份的,这就说明她们多半不会假。哪怕最后没救出太子,只要能在阵前打个照面喊话,都足以证明其身份。

但营救太子岂有这么简单?既然被闯贼控制为了人质,闯贼肯定会拿太子来要挟,就算郑成功能偷袭打赢其中闯军一部,对方只要把刀子架在太子脖子上,也一样救不出来的。

郑成功不好表现得怯懦,只好讲道理:“兹事体大,既然太子已落入贼手,就算我军能追回,怕是也难免也先挟英宗之故事。当初于少保能保住大明,靠的可是……”

后面半句话他没说出来,但知道本朝历史的都懂,靠的是拥立代宗之后,让瓦剌人手上的英宗那张牌价值作废。

张嫣听了,也是神色一黯,她这两天也是饿得有点晕,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没想明白。但她知道,大侄儿的生死事小,避免大明内耗事大,有些事情,哪怕是赌一把,也该尝试——大不了失败之后,大侄儿被杀,也好过现在的不确定状态。

她悲悯地闭上了眼睛,许久才对郑成功许诺:“郑将军,本宫知你素来忠义,跟随朱总督平贼多年。此番若能尝试营救太子,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大功一件。只要你努力了,本宫做主,将坤兴公主许配于你为妻……”

说着,她摸了一下旁边侄女儿朱娖的长发,朱娖一听也是震惊莫名,一时呆滞了。

郑成功心中一震,连忙跪下婉拒:“陛下何出此言!臣岂敢挟功,况臣已经婚配……”

(注:明朝皇后称殿下,太后称陛下,无论是否称制。但张嫣是先帝的皇后,只是跟崇祯平辈,外人依然称陛下,等于是在称呼问题上享受太后待遇。)

张嫣:“已经婚配又如何?天家赐婚,总有办法解决,这些都能容后再议。难道你是为了赏赐,才愿意为国尽忠?”

郑成功无奈,想了想,只是委婉说道:“臣再让人打探一下,若是太子殿下真的在香河,好歹让他安心,知道其妹逃得了性命。若是闯贼以太子要挟,也就没法救援了。”

张嫣:“郑将军尽力就好。”

郑成功折腾一番,最后也只好尝试一下,果然又带着兵马继续推进,花了半个下午时间,前军轻装到了香河县城,还跟闯军留守部队冲突了一番。

经过探查,太子果然在香河城内,但闯军守将都把刀子架在他脖子上了,郑成功也不可能直接攻城救人。

过程中,郑成功只能是灵机一动,把他随军护送带去的坤兴公主朱娖,送到阵前,对着被挟持的太子喊话,只说她那天投水前昏迷了,顺着运河漂流,醒来后各处躲藏,被朝廷水路援军所救,让皇弟勿念。

郑成功让人喊话,一来是借机确认朱娖真实身份,因为太子的身份是明确的,对面闯贼抓去后严密看管,不可能有假。而太子只要能远远认出亲姐姐,公主的身份也不可能有假了。

至于张嫣,郑成功没有随军带到阵前,一方面只要有一个亲人被辨认真伪就够了,只要朱娖是真的,张嫣自然也是真的,要是有假,那就两个都是假的。

二来么,公主抛头露面问题还不大,公主迟早是要嫁人的,抛头露面丢的也是她未来夫君的脸。先帝的皇后随便露面,就有些丢先帝的面子,必须慎重。

朱慈烺被闯军挟持,已有数日,原本心灰意冷,此刻听到姐姐还活着,他也是庆幸不已,扑到城头往外张望,虽然隔着两百步实在看不清,但对方死命扯着嗓子喊话的声音,倒是依稀相似。

朱慈烺忍不住当着两军大哭,辩白自己的动机:“孤岂是屈膝降贼的懦夫!当日不过是狗贼以父母名节相胁,不得已而忍辱偷生!今日既知母后母妃们已得安葬,孤岂会再与狗贼沆瀣一气!”

哭着哭着,他竟摆出要直接从城墙上跳下自尽的样子,吓得旁边的闯军贼将拼命拉住、重新绑好。

被这么一闹腾,他们也不敢再生出把朱慈烺绑去劝降吴三桂的主意了,唯恐他到时候再说出什么鼓舞吴三桂士气的话。

虽然就算他们把朱慈烺绑去见吴三桂,吴三桂也不会投李自成。可现在这么横插一杠子,到像是郑成功全了太子的孝道,让太子不必再受要挟,名义上也白白捡了一个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