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念生死(第3/3页)

如今北方来信,定王永王多半是遭遇不幸了,史可法总没有借口拖延了吧?若是他还不派兵来迎接本王,难道是真生出异心,被那些东林群贼裹挟了、要拥潞以防清算当年国本案?诸位,可有办法消弭史可法担忧,让他知道,孤若是……也不会清算东林旧账。”

阮大铖跟东林党仇深似海,当然是劝朱由崧打消和解以求上位的念头:“大王,臣太了解东林群贼了,这些人心眼子太多,不会轻易信人的。

就算大王宽仁,提前对他们示好,他们也只会当成是大王如今地位还不稳,故而虚与委蛇,会觉得大王一旦坐稳了之后,迟早要反攻倒算他们!”

马士英听了眉头一皱,也不得不暗示自己这位金主好友别再火上浇油:“此言倒也未必,东林中固然有钱谦益等心眼狭小之人,但史可法绝对是公忠体国,不会公报私仇的!”

朱由崧脸上法令纹抽搐了一下:“那为今之计,我等当如之奈何?”

马士英想了想:“如今永、定二王可能殉国的消息,也才刚刚南传,一天后史可法才能得知,就当他还需要一两日与内阁、部堂集议商讨,一日作出决策,一日筹备护送迎驾人马,那就是四天之后,能看出他是否真有迎大王之意……

下官觉得,这四天还是要等的,否则难免多树敌。”

马士英觉得,这个最短反应时间,还是要给史可法留的。如果史可法真能以伦常为重,能争取过来,何必先撕破脸呢。

朱由崧担惊受怕之余,也觉得马士英是对的,总要给对方机会。再说,要是铤而走险,自己也没多大把握。

阮大铖倒是知道,自己跟朱树人仇怨比马士英还深,朱树人当年就是靠着打脸他来打击侯方域、左良玉,那人设都已经立住了,没得回旋余地。于是他便怂恿:

“瑶草兄,这可是大事,总要留个后手,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大王在凤阳,那潞王也近在合肥!凤阳合肥两地去南京,都是三四百里路程,有时候真就是一线之间!

你要给史可法四天时间,我不反对,但不如咱先派兵护送大王至凤阳府境内、与南京最近的县镇,三天之后,史可法如果派人来迎,那我们也可以省下两百多里路途,一来一去,说不定就是五天时间!抢先进京,可是无比重要!”

马士英一想,他作为凤阳总督,在凤阳府境内各县调动兵马、移动藩王,倒也不算犯忌。虽然朱由崧的滞留凤阳,本来就是“干涉有司”之后,称病住下,但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他随便扫了一眼旁边的地图,这凤阳府面积广大,几乎蔓延到南京所在的应天府最北面。所以距离南京最近的点位,也就是扬州府仪征县与凤阳府天长县交界处了。

他原本不想动兵,但阮大铖反复劝说,朱由崧也心中火热,想赌一把,最后密议结果,便是马士英派出刘良佐领嫡系兵马一部,先护送朱由崧到天长县与仪征县边界,等待史可法的消息。

朱由崧满手心都是汗,知道登顶天下还是从此被监视为一个窝囊富家翁,都在此一举了。他立刻回去准备,第二天就跟着刘良佐的兵马出发了。

他们二月二十五出发,二十七日就抵达了天长县,又等了一天,却迟迟没有等来史可法愿意迎接福藩的消息。

朱由崧等人心中都紧张起来。

“要不要仗着刘良佐的兵马,先斩后奏强行进南京?这一步赌对了,天下可就是孤的了!”

他深呼吸了一口,低声感叹:“若是孤能终正大位,马瑶草居功至伟,便是封公爵又如何?刘将军,便是你,至少也是一个侯爵!可惜,天意似乎不在孤。”

旁边带兵护送的刘良佐,听了这话也是怦然心动。

这可是从龙拥立第一武将!打多少胜仗的功劳,都比不上这一搏!子子孙孙几辈子的荣华富贵,赌赢一把就全都有了!当然要是赌输了,说不定子子孙孙都不存在了。

干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