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朝鲜投明(第3/5页)

“听说前几年明清休战了,鞑子南征的人马受了重挫,去年两国又重新开打了,也不知如今局势是否明朗。

民间都说鞑子又惨败了,可是往北京城打探消息,鞑子国使传回的消息,却说歼灭明军无数,不知道该信谁……”

江华府官员在等候接洽的时候,心中难免如此想。

虽然中原的决战去年十月份就初步分出胜负了,到腊月时一切都已板上钉钉。无奈朝鲜僻处东夷,消息很闭塞。

这几个月南京的大明也没急于跨海跟他们通气,而从北京官方渠道打听来的消息,多是对清军有利的。以至于明显分出胜负后整整四个多月,朝鲜还没搞清楚状况。

随着明军船队中几艘主力舰靠岸,最大那几艘一千二白料的巨舰,看得朝鲜人啧啧称奇,连江华岛的海港泊位都差点停不下。

船上的大明将领和正式的国使,在一排排刺刀锃亮的武昌造步枪兵列队护卫下,雍容登上码头。

步枪兵人人都穿着跟刺刀一样明晃晃的整体锻造胸甲,打磨精细的钢材弧度,照上去勉强能有几分哈哈镜的效果,却让围观者只觉得瘆人。

朱树人这次派来的队伍,当然不可能只有李愉带兵,那样就成侵略朝鲜了。还得有一个正式的国使,一文两武。

文的负责给朝鲜国王递交国书,武的才是负责重新开镇东江镇,将来在朝鲜募兵练兵驻防。

使者只要口才好有文名即可,所以朱树人就让最近闲着的顾炎武跑一趟,他官面上的职务是“大明大都督府主簿”,再让隆武帝给一道钦差的敕命,就没问题了。

江华府留守李秉在顾炎武刚踏上码头时,就立刻迎上去:“下官江华府留守,不知上国天使驾临,有失远迎。”

朝鲜官制,府留守是从二品,看起来很吓人。但实际上朝鲜的地盘太小,那么点国土要先分八道,道下面才有府、郡。实际上一个二品官都只管了屁大点地方。

场面话说完后,那李秉又委婉地表示:如今朝鲜被迫成为清国的属国,所以大明来使还请低调,不要为朝鲜惹祸。

否则被清廷发现,难免又是出兵威压朝鲜。朝鲜内心是不排斥大明的,但没胆子公然表露出来。

顾炎武也算当世大儒了,这种面子上的活儿自然懂得灵活处置,他介绍完自己身份后,立刻暗示对方,大明要重开东江镇,动刀子的事情,大明有把握,还提供了几条胜利鼓舞的讯息。

“李守备,你们朝鲜消息如此闭塞么?竟不知我大明已反攻伪清大胜,击杀伪英亲王阿济格、歼敌二十万、光复两省?

本官此番前来,就是受我大明天子明诏,给朝鲜一个重新弃暗投明的机会,至于防务,我大明自会协力。李守备只管带路领我等至汉城,其他自有贵国国王与议政决断。”

李秉闻言再次大惊,对明朝使者说的战果还有点不信。这时候就需要武将出马了,顾炎武空口无凭,他给李愉等人一个眼神,李愉立刻强势地接过话题:

“伪英亲王阿济格,是本将军亲手发铳击毙的,这还能有假?”

李秉狐疑看了他一眼:“不知这位将军……”

李愉一副衣锦还乡的傲气:“本将军乃兵曹李判书庶子,原在鞑子处为人质,七年前于笔架山之战,得机缘率兵弃暗投明。蒙大明重用,逐年积功至东江镇总兵、领安东将军号!”

李愉提到自己父亲时,连字号也不便说,以免不敬,所以只以官职相称。

李秉愈发惊讶,一边表示要好好招待,稳住他们,一边又对旁边人吩咐了几句。

不一会儿,众人在李秉操持下先到守备府饮宴接风,休息过后明日再安排去汉城。然后饮宴之间,一个同样三十岁不到的年轻武官就被领了进来,李秉吩咐了两句,指指点点让他认人。

那朝鲜武官顺着李秉的指示看去,仅仅犹豫数秒,立刻面露震惊:“四弟?”

李愉也注意到了,短暂犹豫后,终于从对方表情认出,这人是他三哥李悦——八年前,父亲就是让他冒名顶替三哥去鞑子那儿当人质的。

“这不是三哥么,怎得如今还在这儿厮混,父亲不是一直很宠爱提携于你。”李愉也是心中有气,当然不会对这个三哥好言好语。

李悦尴尬惨然一笑:“四弟见笑了……被人冒名顶替去为质,为兄留在汉城的日子也不好过。

所谓一步错步步错。当初为了避免为质,为兄就只能用你的身份继续谋生,父亲怕留在汉城人多眼杂,久了终究要穿帮,最后让我到这江华岛水师营任兵马都监,求个与世隔绝,不至泄露,唉。”

李愉当年顶替了李悦的身份去沈阳,留在汉城的李悦当然也要把明面上的身份换了,所以他从此就是用弟弟的身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