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3/4页)

……

在豪格的一意孤行之下,隆武六年的正月上旬,北京城内就发生了接连数次变故。

首先是正月初五这天,豪格终于以翻旧账的形式,宣称找到了证据,说去年病故的先帝正室哲哲,也是正牌太后,是被其侄女、伪后布木布泰所毒害杀死。

北京宫廷一时大乱,各旗也被迫再次面临站队内讧。但豪格通过暗示各旗实权将领,说是奸后布木布泰把持幼主、舍不得姘夫多尔衮当年入关决策的果实,所以要让大家都跟北京城陪葬。

只有奸后死了,幼主才会下旨放弃北京,回归关外。

为了大伙儿的活命,几个主要旗的实权将领,全部选择了站在豪格这边。而郑亲王济尔哈朗,到了这一刻,也被豪格栽赃,说他也是当初立主入关、党附多尔衮以图富贵,如今鼓励奸后布木布泰坚守的,他也有份——

否则布木布泰一介女流,没有外朝的信息来源,不可能自己做出决策,就算决策的本心是自发的,也得找外朝辅政重臣商议,得到首肯,才会坚定她这么做的信心。

北京城内,终于发生了最后一次内讧。

正月初八这天,皇宫再次爆发了血战,布木布泰和济尔哈朗被处决,八旗兵丁又死伤了数千之多,豪格才算是彻底诛绝了全部实权政敌。

正月十一,豪格以小皇帝福临的名义,下令京城各军北撤退往关外,府库钱粮即日起运,同时让外围炮灰各军顶住明军拖延时间。毕竟明军还隔着两个府呢,也不可能飞过来。

府库金银绸缎这些贵重品运出京城后,剩下的粗重钱粮运起来比较慢,豪格估计也没法全部运光。就打算把有限的运力全用在刀刃上,多运金银珠宝绸缎,少运铜钱粮食。

既然府库金银珠宝运完了,那就开始找民间金银珠宝下手。

正月十三,豪格下令剩余满人纵兵大掠,北京城内三日不封刀,同时天津、保定河间等地也可以随意纵兵大掠打草谷。

同样还在清军控制之下的宣府、延庆、怀来等地,也是一样处理,尤其是要爆抢张家口的富商——

在满清入关后,张家口和大同等地的“八大蝗商”,也就是当年明朝统治时期,就帮着满人私贩违禁物资、帮满人搞到钢铁火药等物的汉奸商人,就已经洗白公开了身份了。比如著名晋商范永斗家族。

当时清廷也是觉得已经坐稳了江山,所以对于资助他们的汉奸身份没必要再藏着掖着,就该给他们赐匾赐名、光宗耀祖。

谁知如今明军反推回来了,这些汉奸的身份已经曝光,如果留在明地肯定也会被明廷清算、抄没其家产,清廷也不可能再利用这些已经暴露的汉奸将来再私贩盐铁火药。

既然这些人已彻底失去利用价值和利用可能性,那留给明军抄家还不如清军自己抢。

至于因此彻底失去汉人人心、让汉人知道满人连自己养的走狗都会肥了杀来吃肉、导致将来没人再敢为鞑子卖命,这已经不是豪格需要考虑的了。

他现在要的,是在最后一锤子买卖中把利益最大化!以后不做生意了!

用博弈论的术语来讲,这就是一次性博弈,不是重复博弈。

于是乎,范永斗等八大晋商家族,也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好不容易暗中当汉奸谋利赚起千万家财、刚刚洗白身份光宗耀祖了六年,结果遇上主子要撤退回关外,直接把八大晋商家族统统抓了,家产全部洗劫,敢有反抗就直接格杀。

豪格唯一保留的人性,倒是并未直接下令把八大晋商家族肉体消灭,他要的只是抢走金银珠宝绸缎茶叶,没想要他们的性命。

这八大家族的狗命,就留给吴三桂姜瓖的山西明军、将来收复大同张家口等地时,再来查捕斩杀好了。

……

豪格不管不顾放弃北京城、胡乱烧杀抢掠临走捞一票的消息,当然也很快被明军得知了。

消息传到保定,是元宵节后两天。

朱树人得知后,也顾不上稳扎稳打先攻破保定和天津了,直接要求黄得功和朱文祯以明军大部分骑兵主力,北上追赶,以尽快驱逐清军、减少损失。

虽然黄得功和朱文祯的骑兵兵力,还不足以跟满人剩下的全部主力抗衡,但朱树人很清楚,豪格已经开始分批撤退,不会把全部战兵都留在后面等着运输财物的。

黄得功和朱文祯的追击,也不可能撞到甚至咬住豪格的绝对主力。

在明军不顾后勤的快速推进下,又过了三天,正月二十日,明军骑兵先锋终于抵达了北京城下。二十二日,总算完成了对北京各门的彻底合围。

清军有数千满人骑兵和一些二线满人壮丁,因为明军推进太快,没有来得及从北京城撤走,也就被围在了城内——其实也要怪这些人太贪,他们被豪格分派了抢劫的任务后,总想多拿一点,多抢几天,觉得明军攻破保定之前,不会绕过保定北上,也就没算好撤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