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决战杀虎口(第3/3页)

……

初期骚扰战的进展,也果然如李定国的预期。

一队队数百骑的明军小股骑兵,都人人装备精良,配备三马,来去如风。因为只穿一件钢质胸甲,马匹负重也不算沉重,准噶尔部的铁甲重骑兵根本追不上,能追上的都是轻装弓骑兵游骑兵。

但是准噶尔人的游骑兵又完全不是大明远狙近喷双枪骑兵的对手,屡屡小规模遭遇战、斥候战就被打得满地找牙,动辄留下数百具伏尸,惨不忍睹。

虽说这样小刀开眼的战斗频次不高,前前后后拖下来,总共也就杀伤了准噶尔部数千骑,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他们刚刚裹挟的喀尔喀部炮灰。但这些战果已经极大打击了准噶尔部的士气。

无能狂怒的噶尔丹,也只好使出自己的杀手锏——让他麾下那五万之巨、拿着罗刹国原装进口燧发枪的火枪骑兵,也投入到斥候战巡逻战中去。

既然弓骑兵干不过明军的火枪骑兵,那就公平地用火枪骑兵对打!

可惜,又过了半个月,连续数场小规模厮杀,再次证明准噶尔人的火枪骑兵也不行。

火枪骑兵和火枪骑兵之间,也是不一样的!

明军用的是狙,准噶尔用的是滑膛枪,远程对狙肯定吃大亏。想要冲上来贴脸输出,结果又被连发喷子喷得不能自理。

噶尔丹连连受挫,却又逮不住跟明军主力决战的机会。这让噶尔丹坚信“明军当中能有这么好装备的,应该只是少数精锐,所以明军才不敢跟我硬碰硬,只想依托长城用精兵消耗我”。

而明军小部队则非常知进退,每次带着三匹马出击,一旦另外两匹马背上驮的弹药物资用完,他们就毫不留恋立刻撤退,绕路回到关内。

这样撩拨拉扯了一两个月,到小康二十二年盛夏五月的时候,噶尔丹终于忍不住了,也终于相信了一次他从喀尔喀叛徒那里得来的明军布防情报。

他逮住了一个缺口,意识到当时明军在大同右卫杀虎口的防守非常薄弱。

明军据说此前被他往东的机动给虚晃了一枪,大同原守军有相当一部分被调去了张家口补位,听说眼下大同右卫的杀虎口只有不到四千人死守。

他决定集中火枪大炮,强攻一场,逼着明军跟他主力决战——反正他也不是什么传统的蒙古军队了,他可是蒙古和罗刹的结合体,自从十三年前结盟罗刹,他就买了足够的火枪大炮。

所以,对付传统的长城关隘和旧式城墙,噶尔丹有自信靠大炮轰出缺口,快速破城。

事到如今,他当然知道大明也擅长造棱堡,知道大明有新式防炮要塞。但问题是棱堡也只能用于升级重点地区的城池,没法升级万里长城啊——

因为这个工程量太大了,就算把万里长城的某些段升级防炮性能,也总有没升级的地方,而草原游牧就可以专挑那些还没升级的地方来打,绕开你升级过的地方。

此时此刻,被噶尔丹挑中的大同右卫杀虎口,就是一处典型的明外长城尚未升级的旧式隘口。

就是这里了!先轰开,再逼明军主力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