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天色暗得早,林殊文怕跟太多村民碰到,赶在傍晚前就回家了。

乡野沿途的屋舍烟雾袅绕,家家户户升火做饭,女人和孩子们都在家等着忙完农活的男人们回来后一起吃。

林家旧屋,窗户方向漏出些微光亮。

林殊文把晒了一天的柴抱进小厅垒好,烧水,横起的木棍上放了碗,蒸个鸭蛋,再把包子热一热。

做完这些他已经有些脱力,坐在木板凳上呆呆地望着火光出神。

在荒田忙活不过两个时辰就叫他的身子吃不消了,手脚疲累,从胳膊到腰都酸得抬不起来,两条腿出现胀痛感。

所幸家里的活不用每日都做,干柴和水准备四五天的量,回来后烧锅热水,再把包子蒸软就行。

他用木勺挖了点蒸好的鸭蛋,吃几口,再尝热好后松软膨胀的包子。

勉强吃完半碗蒸蛋,林殊文先把包子陷吃了,慢慢啃皮,最后把剩下的扣碗里用竹篾盖着收好,打了热水擦身,洗了手脚就摇摇晃晃地倒在床上。

体力透支的林殊文眼皮格外沉重,呼吸有些发紧,脸颊缩在棉麻被褥中,像只蜷起来的小猫睡了。

因惦记着给严爷念书的事,林殊文一觉并不安稳,睡前天色还亮,醒后夜色降临不久,到处灰蒙蒙的。

正好这时候罗文驾着马车来到门外,甫一出声,林殊文晃了晃脑袋,走路又颠又飘地去给对方开门。

罗文看着黑漆漆的院子,连盏灯都没点,遂问:“小先生那么早就歇下了?”

林殊文捂嘴打了个呵欠:“白日在田里做农活,回来就睡了会儿。”

他打起精神:“罗大哥,你等我收拾收拾。”

罗文:“好。”

说完贴心地把手上的提灯递给林殊文:“小先生当心着点,别摔着了。”

林殊文抿唇,嘴角浅浅扬起:“多谢罗大哥。”

不好意思让罗文久等,林殊文很快收拾好,还把提灯交还给对方。

半刻钟后,林殊文到了严家大宅,和昨晚一样,照常给主人家随便念些诗文。

严融之刚出浴,身上散发出微潮微热的气息。

林殊文和对方坐得近了点,为了避嫌,悄悄把脸垂下,眼观书籍,没有胡乱地看些别的。

矮几上除了茶水,还有些精致可口的小食,味道比较清甜。严融之不吃这些,罗文白日提了一嘴,这才叫后厨安排年轻人喜欢吃的口味。

少年侧容低垂,眼睫分毫显露,安安静静念书,很是清瘦。

严融之道:“若渴了饿了,桌上有些茶水点心,小先生不用拘谨。”

林殊文睫毛颤了颤,嘴巴里回知道,实际上偶尔喝杯茶解渴,吃的倒没碰。

晚上罗文送他回去,照常请他吃宵夜,连吃食都提前打包好。

林殊文忙摆手,急得开口说话的速度都快了些。

“我不能收。”

少年一急模样就可怜,好似受到欺负,罗文道:“好吧,那就不吃。”

当天夜里罗文送林殊文回家又返回严宅后,总觉得别扭,翌日找到他家主子,道:“小先生胆子小,昨夜我让后厨打包好宵夜,给他装几份带回,话还没说一句呢,他看上去就要哭了。”

这些年在外闯荡,罗文跟着主子风里来雨里走,哪接触过这样别说碰,光说一嘴就好像要碎掉的人啊。

严融之:“知道了。”

罗文揣测不出主子意思,既然主子没发话,年轻人喜好的点心吃食,定还要每日备着的。

*

天蒙蒙亮,窗后几扇芭蕉叶还沾着露水和春雾,农民都往山上、田里赶,忙着干活了。

林殊文隐隐听到鸡鸣,迷瞪瞪地睁开双眼。

眸底蒙了层雾似的,他蜷在被褥间挣扎,撑着酸乏的胳膊爬起,腿沉得厉害,身子一晃,又倒回木板床上,眼皮慢慢落下。

林殊文因贪睡耽误了农忙的时辰,他喝了些熬得过软的粥后立刻匆忙往自己的田赶,继续清除荒田。

乡村人口比较稀疏,没有城内那种车如流水的繁华。每家每户按人头分官田,田与田之间并非紧密挨着,间隔甚远。

林殊文分到的这亩地若都重满农物,粮食完全足够他吃一年剩余。

八宝村这带的地都不错,土质好,田都不是薄田,把荒田的杂草清理得差不多,就能下种子种植。

林殊文抱起一捆杂草放到田边拢好,眸光忽然从草垛抬起,落在前方步行而来的两道身影上。

罗文惊道:“小先生,这儿都能碰上你啊?真巧!”

林殊文双脚还踩在泥地里,卷起的衣摆露出两条纤细白生生的小腿。

他放下衣摆,一样吃惊:“严爷,罗大哥,你们怎么……”

罗文从怀里摸出一张纸,迎风展开,示意林殊文看。

是一张田契。

罗文道:“我家主子分到这块地,过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