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第一次收割美刀

低价股越来越多,盘中某只个股突然性的闪崩,直奔跌停而去,是2018年股市的一大特色。

不是韭菜不努力,也不是韭菜警觉性不高,可能某支持有的股票标的,前几天走得好好的,当日上午的交易也是正常状态,但可能就在下午开盘的那一刹那,股价跌停了……

此时,想要再卖出止损,也已经来不及了。

熊市极端的行情就是如此,除了极少数板块以及个股之外,想要稳定的盈利变得尤其的困难。

某只股票,你当日还在盈利状态,明天或者过几个交易日,就可能处于深套状态,行情没有任何的持续性可言。

这类行情,对于普通的投资者而言,减少交易是最好的方式。

沪深两市连续四个交易日的阴跌,迎来了2月2号,星期五,也是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

早盘,上证指数小幅向下跳空,指数报开3419.22点位,深成指与创业板指数同步低开。

虽然只是小幅度的向下跳空,但指数也留下了一个跳空的缺口。

在已经连续跌破5日线,10日线以及20日的情况下,上证指数的跳空低开引起了盘面上的一阵恐慌。

9点30分,交易开始之后,上证指数快速下杀,最低跌至3388.86点位,破3400点位。

回调以来的第五个交易日早间,上证指数下杀200个点位,回调的幅度还是比较惨烈的。

头部的蓝筹股所代表的上证50以及沪深300指数,早盘依旧是在震荡调整当中,四个交易日的大幅杀跌之后,今日跌幅有所停顿。

今天顾君浩没有继续去交易室看盘,许渐青所负责自营盘以及LP九峰信托所减仓的资金通过两个月以来的流转,终于是顺利回到君实资本的账户之上。

首先是自有资金方面,自2016年成立自营盘以来,两年以来君实自营盘在英伟达,天齐锂业以及龙基股份上的收获颇丰。

龙基股份,在经历2015年股灾以及2016年整年的横盘震荡之后,股价终在2017年迎来来爆发。

全年龙基股份股价最高涨至42.95元,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天,龙基股份报收36.44元,较之自营盘当中持股的成本10.6元,上涨了3.43倍之多!

2012年上市的龙基股份,其上市之初市值仅有60亿元,而到了2017年年末,龙基股份的市值已经高达700亿元了。

同样是光伏产业链上的企业,龙基股份在这一年里各种资本布局,股价自7月份开始节节攀升。

而反观另一支光伏产业链上曾经的明星股ST海润,却因为股价跌破1元,而面临退市,被资本市场抛弃的后果就是如此之惨。

跟白酒行业一样,在经历在行业寒冬之后,光伏产业在今年迎来了大洗牌,一部分产业链公司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而一部分公司,则自此成为行业明星,这其中最为代表的是龙基股份以及洋光电源还有通伟股份这三家公司。

在光伏火热的那个年代,这三家公司也被称之为光伏三剑客,龙基全年大涨的同时,这三家公司股价表现也较为出色。

全年洋光电源上涨近80%,通伟股份上涨超过90%,杀出重围的三家公司,2017年可谓是过上了一个肥年。

同样的,顾君浩也是如此,全年股价大涨的龙基股份,被顾君浩从持仓33万手减仓到了3万手,回笼资金高达10.5亿元。

君实自营盘,从当初顾君浩个人账户上接手龙基股份,花费了3.5亿元,而除去这一次的减仓之后,自营盘依旧持有龙基股份市值高达1.1亿元。

从最终顾君浩用个人账户买入,到2017年末的大减仓,君实资本在龙基股份身上豪赚了8亿多!

顾君浩投资龙基股份两年多,豪赚8亿多的奇迹,在A股投资圈被人津津乐道,然而这还不是自营盘当中收益最高的一笔。

收益最高的,当属英伟达,先后投入1.8亿美刀资金在英伟达身上的君实资本,在2017年末以及2018年初,也迎来了第一次收割。

股价已经高达250美刀附近的英伟达,被顾君浩第一次大减仓了700万股,手里仅手有15万股了。

这700万股的大减仓,为君实资本带了16亿美刀,合人民币104亿元的收益,目前持有的英伟达市值大概在2.4亿元人民币左右。

算上汇率等因素,君实资本在英伟达这一支股票上获得了超过10倍的收益。

其实英伟达的走势并没有坏,此时减仓,即使是考虑2018年全球股市大动荡的因素,顾君浩也占不了多少差价上的便宜。

毕竟,对岸那位大统领,可是很看重米股的,像英伟达这种明星股,是不可能会持续性大跌的。

减仓,主要是考虑的因素,这家伙发起疯了,可是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虽然君实资本这笔资金,在米股算不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