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净值回归

说起来,这还是顾君浩第一次接受如此高级别的采访。

之前,顾君浩也不是没有接受过大大小小的采访,业内权威的媒体也不是没有。

但都没有达到这种量级,更多的是一些北仓还有甬城本地的媒体采访为主。

几年经营下来,顾君浩虽然依旧保持着低调的人设,但也不至于不近人情,双方互惠互利的采访,还是会接受一些的。

并且,这一次高级别的采访,性质上跟平时又有些不同,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但更像是配合政策面消息,带着任务来的。

也就是说,后续救市的政策肯定还会有的,依旧还会持续性的跟进,这样的话,抄底行动就要加快了。

消息面,截止16日,两市融资余额再度下降85亿元,跌破7800亿元。

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制度将进入到立法程序。

各地银监局,保监局的人负责人,将陆续赶往帝都,参加明日举行的会议,结果何时宣布也无明确的日期。

但市场人士纷纷猜测,应该是好事。

近期两融余额持续性的降低,已经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两融客户也成为各大券商们盯得最紧的。

无非就是风险性的问题,指数回到四年前,但个股的股价可不是仅仅只是回到四年前那么简单。

一些个股的股价甚至已经跌至六七年前的位置,其中不乏融资标的,这些都是需要融资客户追加保证金的。

不追加保证金或者是担保物的后果,那就只能是被强制平仓了。

极端式的下跌,伤害最大的除了一些恐慌盘之后,就是融资账户了,短时间之内快速下跌,如果因为手里没钱,未能及时追加保证金。

券商为了控制自身风险,在这个时候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强平,这种风险对于融资账户而言是不可控的。

毕竟,谁手里都有钱不凑手的时候。

这也是为什么顾君浩哪怕有一部分先知,知道大盘的大概走向,也很少动用大额融资的原因所在。

因为只要记忆出现一点偏差,或者是环境改变了,某个时间点出现意外,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而这也正是股票除退市以外最大的风险所在。

从这两天集中报道融资余额来看,在救市政策出来之前,大盘应该还有最后一跌,怎么着都得再杀一杀融资盘。

这些融资账户一旦爆仓,那可就是现成的筹码。

这样看来拉两桶油引发恐慌,也在情理当中了,换了顾君浩来的操盘,估计也会这么干。

17日,沪深两市大幅高开,三大指数集合竞价均超1%,深市概念股继续高潮,龙头股再收一字板。

“哈哈,这是一点机会都不给啊。”顾君浩笑着说道。

“这种对于游资来说没什么机会,不过倒是有可能开始炒地图了,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股票,深市带着拿钱出来的,其他城市应该也会大概率跟进。”刘婷婷答道。

“说得不错,炒的就是一个预期,跟今天盘高开一样,资金预期会救市,先赚一波高开的钱再说。”

国庆节之后,由于极端行情的出现,每天早上,许渐青三人跟顾君浩开个碰头会之后,顾君浩都会在处理完手头事情之后,来到一号交易室坐阵。

无论有着怎样的预判,很多时候还是现场看盘才能够感受得更加真实一些;盘中,一些交易计划也能及时调整。

就比如冬财跟童花顺,自上个月末开始缓慢建仓以来,十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冬财便放量跌破了11元。

进入10元区域的冬财,已经无需过多考虑他还会跌到哪里去,此时顾君浩便果断改变操作计划,让交易员加速建仓。

从建仓开始,到昨日为止,平均每个交易日成交量在10亿元以上的冬财,君实价投已经建仓了超过8亿元,占总持仓量的4%以上。

今天,冬财还是以买入为主,将总体持仓的比例提升至5%。

童花顺10月8日之后也放量了,日平均成交量上升至7000万元以上,建仓的速度要慢很多。

不过对比起成交量来说,买入的数据还是比较可观的。

不过童花顺由于股本的原因,买不了多少仓位了,最多只能买入2600万股,将持股比例控制在4.8%左右。

按现如今这个成交量,怎么着都得再买一个月左右,现如今不到30元价位的童花顺,实际买入手成本可能在40元以下,若是能控制在35元左右就更好了。

算下来,童花顺最高建仓成本可能在10亿元左右,看似比冬方财富要贵很多,但其实便宜了太多了。

要知道,同样10亿元的建仓成本,只能够买入到冬方财富不到2%左右的总股本,但童花顺却能够买入4.8%以上,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