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丽龙主

不是每一个研究生都有暑假,也不是每一个研究生都像学植物的,暑假也要用来出野外上课。

林双,林农大学生科院植物系准研二学生,导师路峥,目前,正带着他蠢笨的同期赵徐之千里迢迢前往他们导师规定的暑假实训地,位于华国西南方的竼州。

竼州,独特的山地高原地貌加上维度因素,使得这里是整个华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高原山地三种气候的壮美城市,一年四季造就无数种神奇景观,实打实旅游的好去处。

当地独特的环境造就了极其丰富的自然生态,其中最让一个植物人魂牵梦绕的是,目前已知竼州领域内有着超过一万六千种植物,三千种花卉,要一个个去造访,穷尽一个植物人一生,也未必能领略完。

林双他们暑假实习是出野外,对竼州以南河谷林地广布区域内划分样地内的植物,做观察记录,这一门课叫植物分类学。

从飞机场坐车到高铁站,又从高铁站到另一个火车站,再次到达终点时,路峥派到的越野车已经在等他们。

舒适宽大的越野驶出鳞次栉比的钢筋水泥城市群,进入房屋大多不超过十层的乡镇,建筑大多都是灰蒙蒙的颜色,被今晨下的雨披上一层湿润。

继续奔驰,逐渐从水泥路踏上了乡间歪曲的羊肠小道,地平线之外眺望,是看不尽的苍翠山色,顺山而下的是足以治愈强迫症的梯田,偶尔能看到几个带着草帽的人从田间抬起头,在这壮阔的自然下,人渺小到有些可爱。

只是眼看路况越来越差,一个村子又一个村子的掠过,窗外的景色逐渐荒凉,像无人的野径,连电线杆子都稀少。

最终,手机信号仅余三格,以为最差也就是住在村里的林双有点忐忑了,“师傅,咱们还有多久到?”

司机看一眼导航,“还得一个小时吧。”

明明没上高原,但林双觉得自己需要吸氧。

竼州,安城,渠县,依玛拉卓山脚下的扎理塔村,一个充斥古朴、淳厚风俗,且少数民族扎堆的小地方。

“路先生,你的两个学生仔天黑前能到不,从村口进来,还要走一段,村子里路太绕嘞,到时候来了你叫我,我去村口接他们。”吉木刚从山上扛着锄头回来,见到坐在院子里摆弄从村子周边收集的草本植物的男人,露出个爽利的笑来。

提前三天来考察的路峥很顺利找到了愿意带他们上山的导游,吉木,一个热情又壮实的土利族小伙。他不收钱,仅仅是因为路峥租了他们家的屋子,还是个有学问的教书人。

沉浸在这一阵在依玛拉卓山脚下搜集的禾本植物叶片晾晒工作的高大男人微微抬头,向吉木道了谢,并没有多少为师该有的父爱般淡漠道:“他们自己应该能找到。”

作为研究生导师,擒着片树叶子,看似高冷深沉精英范的路峥并不是一个刻薄push怪,他本硕博都在国外,导师还是业内苛刻至极的诺奖获得主,想毕业就要硬核读书,做课题出成绩发期刊拿奖一样都不能少。

路峥猛读书那几年三餐都在实验室解决,连带跟着之前的博导发现了一些领域内显著成果,这些东西成功奠定他在国际植物学地位,叫他一回国就被林农大学抛出橄榄枝。

所以,顺利从国外毕业回国的路峥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后,在一群像是打了鸡血似的做课题拉经费的同事中,格外的佛,手下研究生少,课题业务量不重,有时候清闲到能去给本科生上一门大课。

对手底下一个转专业考进来只为研究生毕业证、一个以为他的课程主要教的是种庄稼除虫害的两员大将,路峥也从不强求他们为自己每学期的研究做出什么贡献。

指望他们,不如指望自己。

路峥靠着海归的背景和已知的科研成果,外加他自带资本组建实验室,虽然去年才评上副教授的职称,但已经是生科院少有的PI级别,院里希望他今年开个项目,招一个博士,成为院里的金字招牌,被路峥拒绝了。

原因是,如果招了博士,他就没时间下课后去养兰花了。

路峥长着一张天妒人怨的帅脸,时尚完成度很高,海外读书时从实验室出来喘口气,上街吃个快餐三明治都有人要塞他名片带他进模特圈,且这种事屡见不鲜。

谁叫这人带一些混血感的外表冷峻的像是从财经报上剪裁下来的金融精英,身高191,穿正装开大G,上课时不苟言笑,冷血又无情,活像外国三级片里x功能很强的极端教父。

但路峥本质上是个有点佛又爱侍弄兰花的居家男人。

喜欢植物的人大多有一些共性,比如喜欢安稳,比如耐性好,比如脾气稳定,比如一些不为人知的颜控。

路峥喜欢养兰花,别墅有一间专门的温室,里面种植了世界各地有名的兰花,包括从一些收藏家手中买回来还没来得及起名字的繁殖孤品。这两年兰花的价格大跳水,但路峥手里的,仍旧是能上拍卖行的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