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知识的开拓(第2/3页)

这种共鸣伴随着闻道神钟的声音,就是可以继续传递人族大道,就是可以继续参悟学习掌握人族大道的资格。

没有这共鸣,他们想继续修炼,继续提升自己都做不到。

因为进阶的仙界符文,都刻印在闻道神钟上面呢。

没有谁那么牛逼,可以一次性的把知识都记忆下来。

也没有谁那么牛逼,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仙界符文,一次性的刻印在闻道神钟上。

前者魏城也做不到。

这一刻,第三道火境内的所有人族仙人,除非是外界环境不允许,不然都是立刻进入闭关状态,用心寻找合适自己的进阶仙界符文,记忆,参悟,掌握。

可以说不用参拜,不用山呼万岁,不用说什么,魏城就这一个举动,就奠定了他目前的地位,也证明了他人族天帝的身份。

接下来,他将五盏照影天灯都留在了百歙仙域,这是灯塔,这是彼岸,这是希望。

至少对于不知真相的人族仙人是如此的。

而他自己,却一步踏入元神天地,下一秒,他已经出现在昆吾仙域边缘。

这就是他如今的元神天地的强大体现,可以瞬间横跨一万个禁忌大坑的距离。

此刻,魏城看着眼前这个庞大的仙域,目光略复杂。

昆吾仙域曾经是第三道火最繁荣的仙域,因为这里是第三嫡太祖道火的驻留地,三座至尊闻道神钟皆在此。

但如今,这里却荒败下来。

因为第三嫡太祖道火不见了。

一部分强大的封君追随昆吾天帝,与道火相融,沉入大地深处,等候人族再次崛起的机会。

剩下的封君则大部分迁徙到了魏城的百歙仙域。

此地如今只剩下六个负责看守至尊闻道神钟的封君。

他们的使命就是看守闻道神钟。

因为这三座至尊闻道神钟是不同的。

其他次一级的闻道神钟没有这么大,上面记录刻印的仙界符文也只是一小部分,而且都是基础版的仙界符文,或者顶多是二阶,三阶的。

像是四阶,五阶,乃至六阶以上的仙界符文,全都在三座至尊闻道神钟上刻录着。

连太羽,少韫仙域里的闻道神钟,都是如此。

原因就在于,高阶仙界符文过于强大,不是什么随便的闻道神钟就可以承载的。

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三道火所独有的。

第一道火,第二道火皆是如此。

都是有,且只有三座至尊闻道神钟。

这玩意是以物质神石打造而成,所需要的体量极大。

不客气的说,魏城之前获得的那块物质神石,也才勉强能打造一座至尊闻道神钟。

假设一切大背景不变,生态不变,他要想分家出去,首先就得再凑两块同样大小的物质神石。

这是分家的硬条件之一。

而且他还必须去一趟人族祖庙,把人族无数先贤参悟出来的所有核心仙界符文都给刻录在这三座闻道神钟上,然后背负到自己分家的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人族无数岁月以来,只开辟出一个主干,两个分支道火的缘故,太难了。

同时,也因为这三座至尊闻道神钟的存在,导致后来者想超越先祖也变得无比艰难。

闻道神钟刻录的仙界符文是由无数人族仙人积累,验证,完善的,在历史上,每一枚仙界符文,都可能是几十位,几百位人族仙人呕心沥血才完善的。

你一个人就想掌握全部?

简直是开玩笑。

便是那公认的十三位至尊天帝,其实都做不到。

所以人族自很久以来,就有了一个规矩,把知识分类,最初是分成了三个大类+基础部分,每位至尊天帝在掌握了基础部分后,都要专攻一个大类。

以此来确保人族知识的完善性。

后来随着开拓,知识大类逐渐增加,就不得不分家,并把知识划分为七个大类+基础部分,至尊天帝也就变成了七个。

然后是九个,十个。

再后来,随着第三道火的开辟建立,知识再次增加,且分成了十三个大类,于是至尊天帝就变成了十三位。

这也是为什么第三道火看起来很小,却能有三位至尊天帝的缘故,那就是在开辟第三道火的过程中,昆吾,太羽,少韫三大天帝出力甚多,且各有所长。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道火没有开辟之前,昆吾,太羽,少韫三位就已经能独领风骚了。

他们成为至尊天帝的时间不同,只是因为各种需要罢了。

毕竟,太羽身为昆吾天帝的孙子,你不能与自己的爷爷并驾齐驱。

少韫作为太羽的重孙子,也得保持最基本的礼貌。

更何况道火的发扬光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手下的培养也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