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该哭还是该笑”

颜喻回了房间,第一件事就是让刘通去煎药。

他知道自己的情况,折腾了这么久,要不及时把病气压下去,后面铁定得受不少罪。

但很遗憾,病气没能压下去。

颜喻当晚就起了高烧。

刘通抓着颜喻冰凉的手,急出一脑门的汗,想让人赶紧去请钱紫山,却被颜喻阻止。

现在整个颜府都被林痕的人给围着,要想请大夫,必定会惊动林痕。

颜喻现在身心俱疲,根本就挪不出精力再和林痕打交道了。

所幸近年来,高烧已经不是稀奇事,府中也有药房,颜喻就让刘通按之前的方子抓药去熬。

可他的状态实在是太糟糕了,一张脸像是在冰天雪地里滚过一遭,惨白得过分,连唇都分辨不出多少血色了。

再加上脖颈上的痕迹太明显,刘通就算再迟钝也能想明白,这次和以前根本就不一样。

他踌躇着,又劝了两声。

“不必了,刘伯你去吩咐吧,我想歇会儿。”

颜喻扔下一句有气无力的话,皱着眉头闭上了眼睛。

刘通没办法,叹了口浊气,出去了。

颜喻反反复复烧了三日,后来病情是好转了,颜喻整个人却憔悴了一圈。

这天早上,日头正烈,清风和煦,算是这秋日里难得的好天气。

颜喻一连在房中呆了这么多天,早就腻了,打算去院中坐坐。

刘通怕他再着凉,硬逼着他多套了一层外衫,又抱出新做的狐裘给他围上。

一整套下来,颜喻觉得自己像是被包成了粽子,连行动都变得笨重起来。

他无奈地笑了笑:“刘伯,我还没有如此不经风,狐裘现在就披上了,再冷些可怎么办?”

刘通听出他想脱下狐裘,哼了一声,直接拒绝:“少爷披着就行,等到了冬天,我说什么也不会让你再吹风了。”

对上刘通没得商量的眼神,颜喻恹恹地闭上嘴,不再强求。

如今正处在中秋之际,树叶还没有完全变黄,在枝头静静地呆着。

今日不怎么有风,只有零星几片树叶缓缓飘落,它们降落的速度很慢,颜喻出神地望着,有种陪着它们走过一生的错觉。

刘通怕他饿,让厨房准备了点小巧精致的点心端上来。

颜喻没有吃,他垂下头,翻着手中有点泛黄的地志。

他虽是活了三十年,却基本没有离开过京城。

偶尔有那么一次,还是政务缠身,又记挂着京中事,匆匆去匆匆回,从没有静下心来感受过京城之外的风土人情。

活得越久,越想无牵无挂地出去走走。

无论去哪,都是好的。

可惜事与愿违,从前不能,如今寿命将近,更是奢望。

更何况,他现在连出府都做不到。

好在林痕只是让人把颜府围起来,并没有时时刻刻监视着他。

也算给彼此留了点体面。

可转瞬想想,林痕若真想留点体面,那晚就不该撕碎虚假的面具同他做那档子事。

至于原因,报复也好,发疯也罢,他实在懒得想。

颜喻自嘲地笑了笑,专心翻着地志,期望从寥寥几笔中,窥出点自由随心的意味来。

看着看着,便入了神。

连林痕什么时候来的都不清楚,直到书面被阴影遮住,他才后知后觉地从书中抽离出来,抬头看去。

林痕背光而站,神情隐在阴影中,他看不清。

但也不需看清,林痕出现,他就够烦了。

本想直接忽视,可惜林痕的目光存在感太强,根本就做不到,于是他没什么好脾气地问:“陛下不在宫中呆着,来我这做什么?”

林痕像是根本就没听出他话中的情绪,回答:“听闻颜大人回府便生了病,前来探望,颜大人可好些了?”

颜喻懒得追究消息是怎么传到林痕耳朵里的,他回了句“好多了”,便垂下头继续看书。

赶客之意甚是明显。

可林痕就和瞎了一样,自顾自挪到他身边坐下,盯着他手中的书看。

颜喻当他是空气,看完一页就往下翻,看见下页当头的“江南”二字时,手指顿了下。

陈旧的纸页停顿了一瞬,再翻折时发出一声清脆的“哗啦”声。

在沉默的两人之间,显得格外突兀。

不知有意无意,林痕轻笑一声,道:“江南,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的最爱之地,他们拼了命地往上叠加那些溢美之词,将其构造成一个人人向往的人间仙境。”

林痕往颜喻身侧靠了靠,接着道:“不过是多了点花草流水的商贾聚集处,却凭着那些诗词歌赋骗了无数人前往,颜大人说,是不是这样?”

颜喻没什么反应,只回了句:“陛下说是就是。”

林痕眼睛盯着他,明显不满意这个答案,继续逼问:“所以,一个亡国之君,颜大人不把他往荒僻处藏,偏偏把人送到江南最富饶的小镇上,是因为小皇帝爱极了旁人口中的江南,说什么也要去看一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