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4章 炮击试探(第2/3页)

一旦他们这么想,李正的目的就达成了。

既能掩护自己在西北段联合铁方一起用兵的意图,也能让他们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己方无法使用导弹,所以害怕了,采取炮击的方法想要吓阻白方。

其实红方目前倒不是完全失去了精确制导的能力,毕竟没了卫星制导还有星光制导和惯性制导,只是精准度比不上卫星制导而已。

虽然白方这些小机场并没有什么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对于红方能在短短数小时之内,就在数百公里长的边境线上集结如此众多的火炮力量,他们还是感到不可思议。

白方的情侦部门经过分析从射程和威力来看,红方应该是动用了09式122毫米车载榴弹炮和PCL-181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利用他们在后方发达的公路体系机动到边界附近进行的组合式炮击。

能一下子使用这么多炮开火还击,可见红方早就在东北段部署了不少的部队,否则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完成火炮部署和准备。

白方虽然没有密集的公路网和卡车炮,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高地杀手锏——M777超轻型榴弹炮。

就在红方炮击尚未结束之时,白方便启动了自研的斯瓦蒂MK2山地反炮兵雷达对红方的火炮进行了侦测,并很快给出了红方炮兵群的坐标。

于是,白方迅速动用支奴干直升机,调运了15门M777超轻型155榴弹炮部署在该区域的山背后。

由于直升机的机动性,这些榴弹炮均被布置在山体垂直度较高的悬崖背后,对方可以自由打击,但对方要通过抛物线弹道准确落在这些部署点却并非易事。

根据斯瓦蒂MK2山地反炮兵雷达反馈的坐标信息,白方777榴弹炮齐齐开火,瞬间覆盖了红方榴弹炮群。

红方被这突然一击打得猝不及防,不出5分钟便有8辆卡车炮被击毁。

所幸的是卡车炮的收放非常快速,剩余的卡车炮赶紧收起作战状态,利用卡车的高机动性迅速转移了阵地,这才躲过了一劫没被一锅端。

中方也利用自己的SLC-2型炮位侦察校射雷达开展探测,最终使用了相控阵雷达技术的炮位,雷达显然比白方先进得多,很快就得到了对方的射击位置。

不过探测结果却让红方大吃一惊,白方的炮位、阵地居然部署在半山腰的悬崖上,最终只能通过直升机吊运进去的阵地,要通过抛物线弹道击中弹劾容易,红方还是进行了一轮炮击,不过白方的M777火炮设置的炮阵地非常刁钻,这让红方的炮击并没有获得什么战果。

为了防止白方的还击,在打完一轮急速射后,所有的火炮赶紧机动离开阵地。

刚跑出不到一公里,对方的炮弹就将原来的跑位给覆盖了,把红方的炮兵指挥官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将这里的情况向上汇报,请求支援。

随着红方火炮撤离阵地,炮击停止。

之后的半小时内,边界两边都静悄悄的,彼此似乎都在等着对方出招。

正当白方炮兵洋洋得意,感觉自己早就设计好的战术大获成功的时候,突然有人听见了空中出现奇怪的啸叫声。

随着“咻”的凌厉破空声传来,一门躲在垂直山体后方悬崖处的M777榴弹炮炮位上绽开一朵巨大的火花,几个白方炮兵人被气浪掀起,在空中撕成碎片后坠入山崖,整个炮炮身一歪,横倒在地上。

看到这种情形,白方的炮兵指挥官顿时吓得冷汗直冒。

他已经想到这肯定是红方的高空察打一体无人机发射的对地导弹攻击所致。

“他们不是没有卫星导航了吗?”

前线的炮兵指挥官来不及多想,连忙呼叫己方的支奴干直升机过来赶紧接走布置在各个山头上的M777榴弹炮。

就在他呼叫的时候,又有一门炮失去了联络。

很显然,红方派出了不止一架无人机,是很多架。

一想到红方的无人机技术以及装备数量,白方炮兵指挥官的头皮就发麻了。

等支奴干将所有派出的M777榴弹炮回收后这才发现,损失了8门。

这炮当年买来可贵了,白方的指挥官顿时肉疼不已。

红方的无人机能够触动,这个消息对于白方的打击可真不算小。

为了对付红方的无人机,白方将两套S-400,两套“阿卡什”中程防空系统部署到前线,为己方部队提供防空抵抗能力。

对付无人机使用S-400本来就很搞笑,因为成本问题,而“阿卡什”就是仿制落后的苏制“萨姆-6”,其冲压发动机对白方来说是极高的技术难点,这种发动机要求进气量很大,问题是防空导弹是从地面/海平面向高空进行拦截,越往上空气越稀薄,缺少空气的助燃,导致了冲压发动机推力大幅度下降,越飞越慢,最后可能低于要拦截飞机的速度,因此,这个系统在高原上的性能也不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