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七国论!(中)(第3/3页)

“事实上,秦国也一样。”

“在秦献公之前,秦国内部的兵变之频繁丝毫不亚于赵国,对人才之排挤丝毫不输于魏国,政见之短视,内争之频繁,同样不弱于韩国,而在如此艰难复杂的局面下,商鞅变法的横空出世,却是彻底扭转了局面。”

“使得秦部族在重刑威慑下与激赏奖励之下,最终凝聚成让天下为之震撼的力量。”

“只不过大秦立国这十年,大秦已再度陷入到了这般境地。”

“而这即是更法的意义。”

扶苏恭敬的朝嵇恒行了一礼,沉声道:“扶苏受教了,扶苏已将先生之言记下,回去便自省眼下种种所为。”

对此。

嵇恒轻叹摇头。

他并未就扶苏多说什么,继续往后续说起。

“接下来是燕。”

“燕国其实并无什么好说的。”

“不过是一起固守王道传统的悲剧罢了。”

“燕为拥有天子血统的老贵族,尊严的秉承着遥远的传统,孜孜以求的追求着祖先的仁德。”

“虽尝试过异动,但逆潮流之下,也是很快败亡。”

“战国之世,兴亡选择骤然尖锐起来,而燕国面对古老的政治传统与不变则亡的尖锐现实,却是时刻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一方面在政治权力的矛盾冲突与邦交之道的国家较量中,依旧奉行着过时的王道传统,妄图继续以王道大德来平息日渐激烈的厉害冲突,整个战国,燕国都显露出于当世格格不入的迂腐,以及一股浓烈的迂政之风。”

“另一方面。”

“在变革内部体制与迫切需要增强国家实力的现状面前,燕国的变法实则是迫不得已,而且也变得十分有限,稍见功效便戛然而止,这种摇摆不定的状态,自是造成了国内巨大的割裂,甚至严重到兵变内乱,乐毅变法所积累下来的国家实力,也在这般兵变内乱下,瞬间被冲击的荡然无存。”

说到这。

嵇恒也不由嗤笑连连。

乐毅当年伐齐,秋风扫落叶般,攻下齐七十余城,但也仅此而已。

以当年燕国强大的实力,何以五年时间攻不下最后的两座小城,以至于功败垂成?原因同样便在于王道上。

乐毅在燕国的变法,根本没触及燕国的王道传统,只能说是休养生息,整顿吏治,训练新军等少数几项,诚然,的确积蓄了力量,也在破齐之战中大显威风,但后续燕国的王道理念旧病复发,妄图通过围城来让齐国自行瓦解,最终落得草草收场。

不禁让人感叹荒诞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