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顺之则昌,逆之者亡!(第2/2页)

“不过贵族掌有刑法的随意裁量权,因而可以肆意打压压榨商贾跟新兴的土地所有者。”

“但如此一来,商业农业都会受到影响,国家税租也会大幅减少。”

“因而继续施行秘密法,实则是损国而利贵族。”

“对国家很不利。”

“也就在此时,子产公布了法律。”

“限制了贵族特权,促进了郑国农业和商业的发展。”

“子产‘铸刑鼎’的意义,在于避免模糊而任意的控制民众行为的旧有方法,削弱贵族过去的统治特权,使平民也可以依靠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利,消弱了贵族的专制统治。”

“如此自会遭到贵族的强烈抗议不满。”

“不过这只是开始。”

“随着越来越多诸侯开始效仿,最终就算是孔子也是坐不住了,对晋国的赵鞅铸刑鼎,进行了严厉的攻击。”

“孔子说:晋国抛弃了法度,恐怕要灭亡了。”

“当年晋国恪守唐叔制定的法度,民众尊敬贵族,贵族管理百姓,贵贱有序,因此晋文公得以成为诸侯盟主。”

“今天的晋国却抛弃这个法度,搞了一个刑鼎,民众都依照刑鼎的规定生活,再也不害怕和尊敬贵族了,我们这些贵族的饭碗岂不是要砸了吗?”

“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叔向、孔子等人的过激反应,其实跟现在的六国贵族是一样的,都是担心秦之变革,会影响到自身的利益,而且秦之变革对贵族的影响更大,因为秦不认可旧有的贵族体系,一旦让秦的变革彻底完成,贵族最终会彻底失去特权,沦为寻常人,如此强烈的落差,自会引的六国贵族强烈的恐惧。”

“所以啊。”

“你张良也好,还是其他贵族也罢。”

“嘴上冠冕堂皇的说着要复国,实则都是为保住自己的贵族特权。”

“你们为的从来都不是那个所谓的‘国’!”

“都是为了自己!”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从周开始天下就有变革之潮流,随着诸侯变法,诸子百家的兴盛,天下思潮早已弥漫,然贵族却依旧不肯舍弃手中权势,但以你张良之聪明,又岂会真的看不出天下大势?”

“子产铸刑书以来,贵族的专制特权受到了极大削弱,随着变法的推进,天下自古以来的世禄世卿被彻底废除,也正因此,你张氏才能世代相韩,不然在世禄世卿的旧格局下,你张氏哪有机会跻身到主政朝堂的机会?”

“而自商鞅变法以来,贵族的权势得到了进一步削弱打压。”

“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性空前活跃。”

“但这终究只局限在秦地,也只是损害到贵族礼仪,并未彻底动摇贵族的根基,而且随着秦一统天下之后,自身态度摇摆不定,贵族其实反倒有抬头的趋势,然若是任由秦制改革,便会彻底动摇到贵族的根基,日后贵族恐就会跟世禄世卿一般,彻底沦为历史烟云。”

“所以你们想阻止。”

“你们作为既得利益者,想要阻止自身特权被剥夺,我其实很能理解,只是纵观历史,天下废除世禄世卿制,死伤了太多人了,也历经了太久,若是贵族体系依旧在天下存在,恐会比世禄世卿制更加难以抹去,也要付出更多的血与泪。”

“就历史大势而言。”

“贵族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

“因为秦胜了!”

“秦之所以能以一国胜六国,便在于秦调动了底层的积极性,让底层人有机会能够跻身到更上层,而这同样是大势所趋,只不过贵族体系存在太久,在天下根深蒂固,又掌有天下舌喉,声势浩大,想要彻底清除,并建立全新的体系,难度可想而知。”

“只是大势如此,又岂是人力能改?”

“最终只不过是几番折腾,几番挣扎,让天下多流几行血泪罢了。”

“然天下苦太久了。”

“我想为天下提前结束这场闹剧。”

“让天下早点步入正轨。”

“因而我不会让任何人阻止进程,你不行,其他人也不行,所以我很讨厌跟你这种人打交道,因为你们中太多人为了个人私利,根本就不会顾天下苍生死活,我虽同样冷漠无情,但至少心中还有一点良知,知晓自己的前路在何方。”

“我将你放进来,非是想跟你争辩。”

“只是想告诉你一件事。”

“方向错了。”

“知识越多对天下造成的伤害越严重。”

“秦眼下正在推进的变革,乃天下日后注定要走的路。”

“也是天下百年千年之大势。”

“无人能挡!”

“你的阻拦只会造就更多死伤。”

“也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