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用空间换取时间!(第2/3页)

他轻咳一声,缓缓道:“诸位大臣的顾虑,张苍已听到了。”

“我也同样清楚。”

“但民间流传一句话,富贵险中求。”

“虽然这句话不该用在朝堂上,更不该用在国事上,更不该出自我这般朝臣之口,但大秦目下财政困局越发尖锐,想要尽快摆脱困局,就只得做一些冒进的事,做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事。”

“这些策略在张苍看来都是值得的。”

“大秦缺少时间。”

“朝廷立国以来,要做的事太多了,正在做的事也太多了。”

“朝廷其实根本就担负不起。”

“继续因循守旧,继续维持现状,才是取死之道。”

“在张苍看来,大秦现在最要紧的事,便是要为朝廷争取到一定的时间,让朝廷将手中正在做的事逐步结束,让朝廷不用再将大量工程尽数的积压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而是摊开在几十年内,到时朝廷就能真正的摆脱危机。”

“而不是一直如过去拆东墙补西墙。”

“另外。”

“诸位大臣可还记得陛下说过的一句话。”

“修人事以胜天!”

“对于这句话,朝堂当时有所争议,最终为陛下裁定,但这大半年下来,朝廷可对此有过具体的方法跟措施?”

“恐是没有。”

“或许在诸位看来,朝廷是无力担负。”

“但若是朝廷真就只是喊喊口号,实质性的事一件都不做,那岂不是成了一场闹剧?”

“这当真有必要?”

“陛下这次巡行,绝不只是去宣扬这个理念,更不仅仅是喊一个口号。”

“而是为了真做出一些动作。”

“以践行‘修人事以胜天’的雄心。”

“在关东重建仓库,无疑是符合这个理念的,因而朝廷只需借落实这个口号,在关东修建仓库,完全是合情合理,理所应当的。”

“更不会引起关东太多的质疑跟反对。”

闻言。

众人面色微异。

若是张苍不提及,他们都快忘了这件事了。

但就算这样,依旧改变不了在关东修建仓库的决定是冒进的。

张苍又道:“我知道诸位大臣有很多担忧。”

“但在场很多大臣,都经历过大秦扫灭六国的,应当很清楚,十万大军所需要的粮草,当年王翦老将军率军六十万,消耗的粮食高达几千万石,而关东一年的粮食又能产出多少?又能担负起多少军队?而且这些钱粮是不断运转的,真正能为贼人控制的,少之又少。”

“我认为这种担忧是多虑了。”

“再则。”

“朝廷的目的是为节省不必要的钱粮。”

“只要能节省下来,朝廷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朝廷有钱,很多事就能去做了。”

“归根结底,我提出的开源节流之法,都只有一个宗旨。”

“就是用空间来换取时间。”

“只要能给朝廷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哪怕是几年,对于大秦而言,都将是一个极大的减负,等几年后,随着各地道路修建完毕,长城也随之结束,各项水利措施逐渐完备,大秦用在各项工程上的人力财力都会大为缩减。”

“朝廷的财政也会因此充盈起来。”

“只是要结束这些大型工程,需要不少的时间。”

“而少府乃至朝廷目前要做的,就是尽量为大秦争取到这些时间。”

“我提的建议,的确是有些冒险。”

“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继续按部就班,朝廷不知何时,就为这些重压压死了,而今只能求变。”

“还必须变的大胆变的激进。”

“张苍有求变之心,也有求变之意志。”

“或许这才是李斯丞相跟顿弱御史大夫愿意举荐臣的真因。”

“张苍也愿意去试一试。”

张苍朝扶苏恭敬一礼,又朝其他大臣一礼。

随后坐回了自己位置。

四下死寂。

殿内所有大臣都沉默不语了。

张苍已说的很明确了。

他知道这些想法有些冒进,甚至是有些冲动,但大秦继续按部就班,恐也是死路一条,与其就这么等死,不如放开手脚,大胆的去做一些革新,去尝试做一些破局。

若是能成功。

至少能为朝廷争取到数年时间。

而在这几年内,就如扶苏推行的‘官山海’一样,能一定程度减缓地方的不满情绪,随着天下各地的各项工程陆续收尾,大秦各方面的局势都会得到好转。

朝廷的危机也将随之消失。

用空间换时间。

他们可以继续反驳,但若是给不出更好的解决之策,所谓的反驳,只会显得很是苍白无力,甚至是有些歇斯底里、无能狂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