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联盟应该有自己发声的渠道(第4/5页)

“不只是广播,我们还要做纸媒,将我们的思想写在报纸上卖给他们。”

书宇脸上浮起一抹惊讶,尤其是听到卢卡的后半句话,不禁开口道。

“掌握我们自己的发声渠道确实重要,但将报纸作为宣传工具……这里真的会有人愿意为它掏钱吗?”

巨石城大多数居民的月收入都在100枚筹码以下,相当于一天也就三枚筹码左右。

这笔钱刚刚够他们维持日常生活的开支。

哪怕他们将报纸的价格定在最低每份一枚筹码,也很少有人能挤出购买的钱。

至于佣兵。

他们虽然有钱,但识字率甚至不如工厂里的工人。

毕竟后者虽然贫穷,但至少生活在巨壁之内,大多有完整的家庭,为了孩子将来能进厂干活,父母多少会在教育上投入一点。

巨石城不是没有报纸,但基本都是生活相对富裕的市民才会购买。

在这里,纸媒的市场规模相当有限,一家外来的报社很难杀进去。

如果是为了宣传目的,这显然算不上一个好主意。

面对书宇的困惑,卢卡用笃定的口吻说道。

“会有人买的,我们的报纸就是为巨石城的普通居民准备的。管理者大人说,我们可以采用订阅制,每月只需要支付一枚筹码,就能收到一整个月的报纸。”

书宇皱了下眉头。

“这样的话,普通人确实能负担起了,但对我们而言,成本压力恐怕不小吧……”

每月只需支付一枚筹码,相当于一公斤营养膏的零售价。

这几乎等于白送了。

卢卡点了下头。

“一开始肯定会有压力,但等订阅量上去之后情况就会好转了。”

书宇紧锁着眉头,不过很快脸上便浮起了一丝恍然的表情。

然而坐在一旁的哈尔仍旧是一头雾水,忍不住好奇问道。

“为什么卖得多反而成本压力小了?难道不应该更大吗?”

“……因为我们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能够掏钱买报纸的人,通常不会吝啬在面包和服装上的投入,甚至在品味方面也会有所追求。”耐心地解释给了一旁的哈尔,书宇的眼中不禁浮起了一丝赞赏。

不愧是管理者大人。

连这种事情都考虑到了!

见书宇替自己解释了,卢卡淡淡笑了笑,继续说道。

“……最初的推广阶段,我们可以找一些当地居民常去的平民酒馆合作,免费向他们供应一个月的报纸。”

“还可以和一些优秀的工厂合作,比如……十支核子可乐空瓶换一张报纸。”

书宇忍不住赞道。

“这个主意不错!”

核子可乐在巨石城酒馆有着足够的知名度。

而那些失业的工人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去收集那些东西。

这对于工厂和报社双方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儿。

“最近我们和巨石城的关系有所缓和,现在正是做这件事的时候。”

“当然,为了达成我们的长期目标,我们需要一位脑子灵光而且擅长运用文字的人才……”

说到这儿,卢卡停顿了一下。

俩人的视线不约而同地落在了哈尔的身上。

擅长运用文字这点倒是没什么可说的。

这家伙最大的本事就是话唠,其次便是用12种不同的艺术字体,写那些押韵但没什么营养的打油诗。

只不过脑子灵光这点……

对他来说要求会不会太高了?

“你们……看着我干什么?”哈尔被看的有些心虚,紧张地问道。

他总有种不太妙的预感。

卢卡没有继续看他,甚至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看向了书宇。

“你觉得如何?”

“……我不知道,我们在这方面的人才太少了,如果让我来编撰报纸,我会把新闻写得很严谨,但除了我们自己人,恐怕没几个人愿意看完。”

在舆论场上,他们的对手不是巨石城的工厂,也不是市政厅。

而是那个满嘴跑火车的豪斯,还有他所代表的那一群人。

在巧舌如簧的口才和城墙一般厚的脸皮面前,再完美无缺的真理也会让步。

而同样具备这两样素质的人才,或者说无赖,在新联盟实在是太稀有了。

联盟的新闻行业才刚刚起步,新闻人员大多还是照本宣科的念稿,甚至只上过半年的夜校。

避难所的“wanjia”们或许有这方面的天赋,但他们根本不会人联语,连日常沟通都得借助翻译工具完成。

严格意义上来说,哈尔也不是这样的人,那彬彬有礼的教养和无赖的形象相去甚远。

不过这儿毕竟不是他的家乡。

放飞自我一下,或许问题不大?

至少他的口才和文字功底值得信赖,其他的都是经验问题,可以在工作中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