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霍奇猜想?还只是研究的前置?别开玩笑了!(第3/3页)

王浩真正认真起来。

第二天的时候,他就找到了刘云利、何毅,并说明了‘CA005’的问题,“你们做了这个新材料的交流重力实验,对吧?”

何毅道,“百分之三十四,我做的。”

“我也参与了。”

刘云利跟着说了一句。

王浩点头道,“从今天开始,我们要以交流重力研究的方式,去研究这个新材料,你们都做准备吧。”

刘云利有些疑惑的问道,“像是以前那种研究?”

何毅也认真的听着。

王浩道,“对,就是以前那种研究方式,不断改变超导材料的布局,来研究提升交流重力场强度。”

“我也会直接参与这个研究,记住,主体内容一定要保密。”

刘云利和何毅一起点头。

他们对视一眼还是有些不明白。

虽然他们知道交流重力实验的原理,但针对一种全新的材料,专门去做交流重力方向的研究,似乎有些得不偿失。

王浩看了两人一眼,解释道,“这个研究有两个用处,都非常重要。一个就是需要依靠交流重力相关的研究,反推‘CA005’的半拓扑微观形态。”

何毅问道,“是研究理论?”

“对。”

王浩点头继续道,“其实,如果只是反推微观形态构架,任何一种复杂的导体材料,做相关的研究都是有帮助的。”

“‘CA005’相对复杂,并不是最适合的。”

其他两人认真听着。

“所以第二条才更加重要。”他很认真的说道,“我认为,使用‘CA005’为导体材料,会让交流重力强度获得大幅提升!”

“啊?”

“大幅提升?”

刘云利和何毅顿时都惊住了,他们对于什么理论之类不太理解,却能够理解第二条的意思,也就是交流重力场强度的提升。

之前他们所创造的交流重力场强度,最高已经超过百分之四十。

再大大提升……

五十个点?

六十个点?

他们有点不敢想象了,但心情却变得非常激动!

……

王浩确定了新的研究内容,但实验准备工作还需要一段时间。

另外,他们对于交流重力场强的研究已经有经验了,甚至可以说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他所做的工作,就只是听一下实验数据,指导主要方向而已。

所以工作的内容并不多。

现在困扰微观形态相关研究,重点还是在于半拓扑的表达上,因为一些代数几何的表达并不清晰,就需要引入一些拓扑学的内容,来对于缺口波动效能进行解释。

所谓‘缺口波动效能’,就是半拓扑形态挤压过程中,从微观形态缺口挤出来形成交流重力场的效能。

王浩要研究的就是‘形态缺口’,只有解决了缺口波动问题的表达,才能够直接联系复杂微观形态和交流重力场。

如果举个例子,可以想象一个带缺口的气球,需要研究表面缺口具体有多大、是什么样的形状,才能够让缺口喷出的气体,速度更快、压力更大。

因为研究牵扯到了拓扑学和代数几何,王浩重新‘集合’了比尔卡尔和林伯涵。

他们都有经验了。

对于‘形态缺口’的表达,王浩是完全没有头绪的,他只能解释自己碰到的问题,“我要对于微观形态的表达,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这次的研究,我希望能找到一种,依靠代数几何去表达特殊凸起形态的方式。”

他做了很深入的解释。

比尔卡尔和林伯涵一起思考起来,慢慢的都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比尔卡尔道,“这需要把代数几何和拓扑学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一条有序的、可以正常表达的通路。”

“我也是这么想的。”

林伯涵道,“想做几何的拓扑表达,就必须有一条表达的通路。”

“想要实现……”

比尔卡尔思考着,说道,“或许,我们应该先解决霍奇猜想?”

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

林伯涵愣住了。

王浩也被比尔卡尔的说法惊住了,先解决霍奇猜想才能解决他的问题?

这个……

“要不,我们试试?”他思考着说了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