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离别 前行(第2/3页)

燕长青放下酒和祝主任打了个招呼就走。

城里娃整天跟着熊孩子们到处乱跑,开心是开心了,可是也晒黑了。

黢黑黢黑的。

不但如此,胳膊上还都晒脱皮了呢!

带走人家一个白净白净的城里娃,还回来一个黑乎乎的煤矿出来的崽儿。

刚进门连当妈的都差点没认出来自家孩子!

再不走,还想等着混饭吃吗?

……

回到家的燕长青就准备和姑父出发了。

当然不是只他们两个,是两家人。

李秀妮去沪城的经历,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话题可说,正需要再次去‘考察’一番,发掘一些新的素材出来。

至于燕大海,老婆儿子都决定了的事儿,他的意见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几个人坐上并不风驰电掣的火车,吹着火车上的摇头扇,一路聊着睡着吃着,就到了沪城。

这次燕大海夫妇俩人就淡定多了,该惊奇的变成了姑姑和黑皮蛋。

陈有亮还是比较淡定的,毕竟东奔西跑过一段时间。

而且他还比较有底气——这年头谁扛着个,装了一百五十万钞票的牛仔大背包,都会比较有底气的。

不过人和人不同,陈有亮旁边的燕大海,也扛了个一百五十万的牛仔大背包,看起来一行人像是拖家带口出来打工的。

只是燕大海的脚步就有些发虚,总感觉有点扛不动背包的样子,他旁边的李秀妮也差不多,眼睛几乎都不离背包。

其实不是扛不动,是看到的钱太多。

以前知道儿子赚钱,但是除了一开始见到儿子把钱带回家,后来燕长青把钱都存银行,他们也就见不到了。

所以听人在耳边说儿子挣了多少多少钱,那都是数字,没亲眼见,就算儿子告诉了他们说挣钱都是真的,他们也觉得就那么回事嘛!

直到这次出来,要把暂时不用的钱都带上。

一个一百五十万拿出来,又一个一百五十万拿出来。

一摞摞的钞票堆起来,装了一个大背包。

当时就觉得背包沉了起来,虽然燕大海在家扛一袋一百多斤的粮食都不皱眉头的。

……

燕长青其实也有点忐忑。

姑父的那二百万就是沉甸甸的信任,不久前还不知道啥是股票的人,问自己准备带多少钱来,一听自己准备带一百五十万,姑父二话不说也带了这么多来。

俩人现在挣的不止这点钱,不过一个人要开办酒厂,另一个是打算留点,预备着万一市场有啥事情备用。

不过已经不少了,毕竟燕长青考虑买股票的事情,是根据记忆里学来的,他当初自己炒股可是亏的净光。

还是那个熟悉的宾馆,安住下来之后,燕长青和陈有亮就没打算多耽搁,老妈和姑姑带着黑皮蛋表弟先在宾馆等着,老爸和姑父燕长青三人一起,扛着包就出发了。

……

九零年暑假的时候,还没有证券交易所,只有证券交易柜台。

燕长青上次来带父母拍照留念的地方,就是第一个股票交易柜台,四年前的暑假成立的,据说是由一个十平方米的理发店改造而成的。

现在买股票不需要开户,更不用开设专门的股票账户,和去大街上买菜一样,只需要带着现金来就行。

不过和买菜不同的是,这里没法立即把‘菜’给你,要等有人来卖。

陈有亮一脸懵的听着人家给他讲如何买卖股票,为了不露怯,他坚持一脸严肃,有问题也不问,准备等回去了问侄子。

但是他侄子也很懵,他也没这么干过啊!

要不然上次来的时候,他为什么只是打听了一下,回去后又考虑再考虑,才准备来试试的。

听了半天,燕长青又仔细想了一下上次问的价格和今天的股票价格,再回忆一下曾经看过的书,据说某个股神就是在某个价格买进的,他确定了也决定了。

他让姑父告诉柜台:“那就先委托吧!总共三百万,有什么股票买什么股票。委托时间按最长的,能买到多少就买多少,如果有玉园商场的股票,优先买那个。正巧我们家也是做市场的,有缘分。”

陈有亮摸了摸脑袋,一脸的淡定,反正都不懂,路上侄子讲了半天,他还是不大懂——主要是讲的人也不是很懂在交易所成立前的股票买卖。

然后还有一系列的程序,这是银行,人家见过的钱多了,几百万而已,小意思。

不过现在股票数量很少,当初交易柜台刚成立的时候,只有两个股票,现在多了点,也才八个。

如果没意外,今年年底的时候,会成立交易所,到时候这些股票才算正式上市,目前的只能算转让式交易。

燕长青曾经在汗臭味满满的打工宿舍,满怀梦想的‘钻研’一代股神的发家史,据说这年头买大部分股票都不会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