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南海奇岛 09.万里长线(第2/4页)

水母也叫海蛰,元代的谢宗可写的《海蛰》就这样写道:“层涛拥沫缀虾行,水母含秋孕地灵。海气冻凝红玉脆,天风寒洁紫云腥。霞衣褪色冰延滑,橘缕烹香酒力醒。应是楚汉萍实老,忽随潮信落沧冥。”想到这首诗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可是又说不出来是哪里不好。

我们划到岸边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了,大家喝了几口水之后又把小木船推向了大海,只留下岛上的人们在岸边无限地惊讶。太阳已经无力地垂在了海平线上,再过一会儿它就要下去休息了。天空渲染着一片昏暗的黄色,让人觉得喘不过气,现在大家都遇见筋疲力尽,划起船来也慢吞吞的。我沓拉着沉重的眼皮,不经意间发现离小木船二十多米的地方有一条很长的线,这条线一直在我们的旁边。我觉着奇怪,于是用力划船,大家看到我突然发疯地划船都吓了一跳。可是,我划了很久,双臂都酸痛无力了,那条长长的直线还是静静地与我们平行着。

“你干嘛突然划得这么狠,”陈静回头看了看,问道,“又没有什么东西追我们?”

“你们快看那根线!那根长线一直和我们的船平行,怎么划它们都在那边儿!”我累得不停喘着粗气。

“真的有一根线在那里 !”陈静惊诧地说,“我们一起划船,看看能不能甩掉它!”

“难道你还不信我啊,那根线刚才就一直跟着我们,我骗你做什么?”我抱怨道。

“难道我们一直待在原地,所以那根线才一直待在那里一动不动?”信宏猜测道。

我们使劲儿地划着小木船,十几分钟过去了,那条直线还是与我们的船平行着。天色已经很暗了,我们担心天叔和力哥在水里撑不下去了,所以就不再理会那条长线。海面上都是平静的海水,不管我们划到哪里都一模一样。天空上昏暗的黄光已经消失了,这个时候旅客是不允许再停留在海面上了,但是我们此时却找不到南北了。刚才大家的注意力都被那条长线吸引过去了,现在我们身在何方,心里也没个着落。

“我们会不会一直在原地打转,要不然把根线怎么老是跟我们?是不是海上的鬼打墙?”陈静显得很焦急。

“应该不会吧,海水都是流动的,就算我们不划船,船也会自己飘到别的地方去的。”林月插话进来。

“我们一直是朝着力哥他们的方向划的,怎么会在海上迷路,大家再努力往前划吧!”信宏看也没看林月一眼,他说完就用力地划起船来。

此时,天色加速黑暗,我的心里竟然不安地骚动了起来。昨天来到永兴岛的时候,天色可没有黑得这么快,今天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我的心理作怪?天暗下来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四周的水域都在泛着惨淡的白光,这些白光都是水母发出来的!刚才是白天,而且水母都是透明的,大家的注意力也都集中在那根长线上,所以都没怎么注意到周围的水域里已经浮起来了这么一大片水母。

“力哥和天叔会不会被水母给蛰死了吧?”陈静冷不丁说出一句话,这把大家的心都给说凉了。

“你不要乱说,没事儿就乖乖地划你的船,干嘛咒他们!”我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不说就不说,我还省点力气呢!”陈静嘟着嘴说道,弄得我有点尴尬,接着陈静愣愣地望着海面,呆呆地说,“这些白光怎么减弱了,水母好象都跑了,你们快来看啊!”

“你说什么,水母都跑了吗?”我焦急地盯着水面,陈静说地没错,水母都一齐躲到深海里了。

这是海上大暴风要来临的前兆啊!水母的身体十分的柔软脆弱,不堪一击,水母之所以能存活下来一个原因是因为它能用有毒的触手来保护自己,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有特殊的耳朵,能听到风浪引起的次声波,使它在风浪来到之前就悄然隐入水中,不会被海浪击碎。强风和巨浪摩擦会产生次声波,远处的风暴来到之前,水母就能提前听到,尽早地逃之夭夭,所以海上经常能看到一片的水母拥来,绵延数里的海面上一片白光。可是,暴风来临的前夕,又飘然无踪,南海的渔民也根据水母这一习性来判断天气的变化。

“这么说暴风就要来了?!”林月大惊失色地叫道,大家也惶惶不安,因为水母刹那间都潜到了深水之中。

“快回去吧,不然会被暴风打到水里的!”我急得晕头转向的,不过随即又改口道,“但是力哥他们还在水里,这下子该怎么办。难怪天会黑得这么快,谢宗可说的那句‘忽随潮信落沧冥’就是说水母在暴风来之前会躲到水里!我怎么没想到呢!”

我话音未落,天空中不知何时堆起来的乌云就突然劈下来一道金光闪闪,震耳欲聋的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