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贵贱无序,何以为国?!(第2/3页)

所以他不渴望乱世。

他更喜欢在一阵阵痛之后,天下能够尽早的来到盛世。

如此也不枉这么多人的白白死亡。

张良沉默。

他第一次有所动容。

因为这跟他预想的说法不一样。

而且他看的出来,这是嵇恒的真实想法。

他唏嘘道:“这便是你助秦的真正原因?你并不相信乱世后天下会很快好转,你只认为天下该尽快实现从乱到治,如此才能让天下变得更好。”

嵇恒轻笑着点点头。

他漠然道:“古往今来,天下变化很多。”

“但真正改变的其实很少。”

“唯有从周代开始的变法,天下渐渐跟过去变了模样。”

“秦之所以为六国视为虎狼,当真是因为秦乃蛮夷?若是真论蛮夷,荆楚恐比秦更蛮夷,毕竟楚王这称号,都是自己强加上去的,何其的蛮横,然六国之楚国,却同样不待见秦,原因何在?”

“其实原因你我都心知肚明。”

“便是源于商鞅法。”

“商鞅法打破了旧有的很多秩序。”

“然底层的隶臣、亡人、还有普通民众,都有机会踏入到原本只有贵族才能到达的地方,所以六国才这么畏之如虎,唯恐自己的权贵身份被人夺走。”

“所以商鞅变法这百余年来,六国不断的抹黑诅咒秦国。”

“同时在自家境内不断造谣恐吓,让底层人信以为真,真视秦为残暴之虎狼。”

“在百余年的抹黑下,秦之残暴越发为天下认同。”

“也为天下民众抵制反抗。”

“然事实真如此?”

嵇恒嗤笑一声。

他漠然道:“你们不敢告诉底层真相,更害怕底层知道真相,因为你们害怕失去,害怕自己拥有的一切,有朝一日为其他人夺走,而夺走这一切的,非是秦之贵族,而是你们眼中的奴隶、贱民,更害怕有朝一日,自己也会沦为底层人。”

“你们很清楚的知晓,自己过去是如何对待底层人的,所以无比的担心,自己沦为底层人后,也会遭遇如此黑暗的对待。”

“所以你们对秦这么忌惮。”

“秦讲律法之下一律平等。”

“你们则宣扬,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秦讲法治,你们则讲礼治。”

“随着秦跟你们的理念越发背驰,你们就越发容不下秦的存在,一刻都容不下,只不过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国力越来越强,你们也只能趋于自保,随着天下大势既成,最终还是难逃覆灭命运,最终为秦一统了天下。”

“只不过随着天下一统,贵族最担心的事并未发生。”

“因为商鞅法崩坏了。”

“而在始皇这一番折腾下,秦法反而越来越崩坏,也将天下搅的越来越不宁,所以你们便再度猖獗起来,因为你们心中很清楚,秦终究跟你们不是一路人,你们也时刻担心着,秦有朝一日会重回到商鞅的老路,所以你们必须要反秦,要灭秦。”

“等到灭秦之后,历史由胜利者书写。”

“秦的很多东西,都会被有意的抹去,有意的被隐藏。”

“因为你们不希望这些东西为外界知晓。”

“更不希望世人会怀念秦。”

“然秦真如你们所描述的那么残暴不仁?”

“呵呵。”

“恐怕并不是。”

“只是你们不会告诉世人,秦制究竟是什么模样,也不会告诉世人,秦为了保障底层的公正,付出了多少努力跟心血,也不会讲所谓的‘曝首三日’,只为首级认定无争议,也不会讲秦法夏,每一个人被判刑的人,他们的罪状都会如实张贴,只为让外界清清楚楚的知晓一切始末。”

“因为这不是贵族的法。”

“贵族想要的法从来是‘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天下其实没有法家。”

“只有变法者。”

“只是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谈及法家,大多数人印象中的都是商鞅,韩非,李悝等人,李悝著《法经》,主导魏国变法,拉开了天下变法图强的大幕,商鞅变法更是让被诸侯鄙视的秦国,一跃成为强国并最终一统天下。”

“而韩非更是法家理念的集大成者。”

“只是……”

“他们的确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却法家鼻祖是何人,天下知晓的人很少。”

“法家鼻祖。”

“不是商鞅,不是韩非,也不是李悝,更不是管仲、皋陶。”

“而是儒家之子产。”

“儒家连荀子这般大才都不想承认,又岂会宣传子产?所以天下不知者很多。”

“就外界知晓的子产相关事迹,大多是子产执政郑国,在郑国内部变法图强,但子产真正让儒家忌讳如深的并非是子产主导了郑国变法。”